智慧医疗
AI+医疗行业上周发生了哪些大事?
大公司新闻
腾讯觅影亮相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年会:AI是对影像管理的巨大变革
2月21日至24日,第27届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年会(ASCVTS)在印度金奈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胸心外科学者参加了这个代表亚洲胸心血管外科最高医学水平的盛会,对胸心血管外科领域最新进展、临床经验和基础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其中,人工智能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张兰军教授团队与「腾讯觅影」合作的前瞻性小样本研究被大会所关注,并受邀此次大会发言,其研究结论也肯定了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在肺结节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张兰军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是对传统影像资料分类和管理的巨大变革,可快速、同时地处理数以万计的图片信息,必将大大节省高素质专业影像医生的体力和脑力付出;基于最新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腾讯觅影,可在不同等级的医院直接转化机器深度学习或者使用,减少了不同医院转化机器深度学习所需要的样本量;随着生物影像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必定还会发生质的飞跃。
DeepMind 首次推出用于眼部扫描诊断的临床医疗设备原型
据外媒报道,谷歌旗下总部位于伦敦的人工智能部门 DeepMind 在与 Moorfields 眼科医院三年合作研究下,创建了其第一个商用医疗设备原型。DeepMind 在上周一的现场演示活动中公开展示了如何对患者进行视网膜扫描以及实时诊断。报道援引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视网膜扫描由谷歌云中的 DeepMind 算法进行分析,该算法能在大约 30 秒内提供了紧急性评分及详细分析。Moorfields 眼科医生 Pearse Keane 在上周伦敦 Wired Health 活动上表示,该设备能够诊断出包括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在内的疾病,其准确性堪比经验丰富的专家。
百度大脑赋能医疗新时代,百度灵医以AI之力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
4 月 1 日,2019 国际医学人工智能论坛暨 ITU 与 WHO 健康医疗人工智能焦点组会议在上海拉开帷幕,在医学人工智能新技术创新环节,百度 AI 创新业务部高级总监、智慧医疗总经理黄艳受邀发表演讲,分享了在社会老龄化加速、医疗资源结构化不均衡的现状下,AI 将如何改变医疗行业生态;同时展示了百度大脑通过 AI 能力赋能医疗的几大实践。黄艳表示,生命健康,人人平等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希望借助 AI 的力量让全世界每个个体都有机会得到充足的医疗保障和服务。
平安智慧医疗正式推出中文医疗知识图谱
据悉,平安智慧城市·智慧医疗于3 月 28 日正式推出中文医疗知识图谱,集成了数百万医学概念、千万医学关系、千万医学证据,覆盖核心医学概念,实现了医疗生态圈内全方位知识数据的聚合。该医疗知识图谱是由平安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牵头,由平安医疗科技和医学信息研究所共同构建。平安智慧医疗基于医疗知识图谱的智能慢病管理,可以为患者提供诊前的分诊导诊,诊后的智能患者随访、教育和问答服务。目前该系统已经在重庆、江苏等 5 个省/直辖市全省范围,以及江西南昌、山东青岛等 4 个市级范围落地使用。
投融资
「博脑医疗」获数千万A轮融资,深圳仙瞳资本领投
4 月 4 日,「博脑医疗」宣布完成数千万 A 轮融资,由深圳仙瞳资本领投,原投资方紫牛基金持续跟投。博脑 BRAINNOW 是一家拥有深度学习脑影像分析系统的企业,拥有国际首个云平台闭环脑健康诊疗系统。博脑是一个针对中枢神经疾病的AI诊断平台,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可重复性的证据,符合循证医学原则,是一个能够让病人获益同时医疗系统也获益的多方共赢的创新技术产品。目前在国内医疗+人工智能的细分赛道中处于领先地位。
英特尔领投「AI+医疗」,病理学领导者Reveal Biosciences获A轮融资
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Reveal Biosciences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未披露。本轮融资由英特尔风险投资领投,GNI Group和PP Capital参投。此外,英特尔投资主管Ranjeet Alexis将加入Reveal Biosciences董事会。Reveal Biosciences将利用此次融资扩展其ImageDx在线分析平台,并推出更多的基于AI的决策支持工具。ImageDx这项尖端技术以客观数据为依据,让临床医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并为其找到疗效更佳的疗法。Reveal Biosciences是一家计算机病理学公司,由Casey Laris和Claire Weston在2012年8月联合创立。该公司致力于以数据驱动的病理学来描述和检测疾病,从而改善全球医疗行业。凭借稳固的医学基础和专业的计算机知识,Reveal Biosciences在数字病理学方面一直处于翘楚地位。
Medical Informatics Corp获1190万美元A轮融资,致力于提供实时患者监测和预测分析平台
4月2日,医疗监控和分析公司Medical Informatics Corp(MIC)宣布完成119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Data Collective Venture Capital(DCVC)领投,英特尔投资和德克萨斯医疗中心(TMC)参投。该公司打算利用这笔资金加速推出其患者监测和预测分析平台。MIC于2010年创立,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医疗软件公司,致力于提供跨医院连续护理的实时患者监测和预测分析。在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mma Fauss的带领下,MIC建立了一个Sickbay数据收集平台。SickbayTM平台能够存档、聚合和转换跨不同设备的短期高分辨率波形数据,以支持随时随地的远程监控。MIC应用机器学习来开发预测算法,为未来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收集解决方案打下基础。这些解决方案可以预测患者的风险和病情恶化,并支持数据驱动的医疗技术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
妙健康获近5亿元C轮融资,建设「健、医、药、保」服务闭环
4月2日,北京妙医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于近期完成近5亿元的C轮融资,由中国太保旗下的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翕然资本共同投资。未来,妙健康与中国太保旗下健康养老领域专业子公司将加快推进业务合作,充分发挥双方技术、品牌、客户及资源优势,集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医疗康复及健康管理技术,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闭环,共同研发推广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深度融合的创新服务模式。
健康服务机器人公司「吉姆考拉」获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4 月 1 日消息,健康服务机器人公司「吉姆考拉」宣布完成 1000 万元天使轮融资,领投方为鑫牛资本管理,跟投方为新势力投资、熙涛智能科技。该公司创始人兼 CEO 李金国表示,「除了专利保护、合伙人体系快速落地,公司还会和每一家企业都签订排他性的合作协议,在渠道上形成壁垒。」目前,「吉姆考拉」正在展开 A 轮融资,也在寻求更多企业合作。
成都「思多科医疗」获川创投A+轮融资
4 月 1 日消息,国内专注于超声领域的成都思多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 A+轮融资,本轮由川创投投资。探针资本继续担任思多科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思多科 CEO 张卓表示:「接下来我们还是会稳扎稳打,将继续推进封装底层平台算法和人工智能算法的 ASIC 芯片落地以及强化掌上超声产品功能。」
行业动态
美国FDA发布白皮书,提出AI与机器学习相关医疗器械的新审批框架
AI与机器学习技术可以不断利用新得到的数据来提升算法的表现,这使得美国FDA开始重新考虑AI及机器学习技术相关医疗器械的审批流程。目前,FDA对于软件类医疗器械的审批和更新采用「基于风险」的模式,FDA会评估厂商提交的材料是否充分阐明了新软件版本对医疗器械效果具有的潜在影响。但是,随着AI技术的发展,这项规定已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AI的算法使其可以不断利用新获取的数据来精进算法,而无需通过传统的软件更新。FDA想要通过更新审批框架的方法,使其监管适应AI快速迭代的特性,同时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更新审批框架的第一步,FDA刚刚发布了一份白皮书,解释了新框架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免除对部分更改的审查。FDA同时还在考虑一项「软件预先认证项目」(Software Pre-Cert Program),以实现对此类产品全流程的监管。认证的项目包括企业质检文化,软件研发、测试、安全监控流程等。
「数字医疗·上海先行」2019上海滩数字医疗大会举行
近日,「数字医疗·上海先行」2019上海滩数字医疗大会,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举行。本次大会意旨聚焦数字医疗、人工智能领域,为行业人士搭建探讨、成长的平台。会议由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主办,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承办,慧眼诊断、OMAHA联盟战略支持,共现场吸引了500多名医疗行业从业者参会。
黑龙江省首个共建5G互联网、智慧医疗项目落地
4月3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约了《共建5G医院互联网 智慧医疗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黑龙江省首个5G医院互联网、智慧医疗项目正式落地。 此次签约,三方将共同投入优势资源,充分发挥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在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医联体、电视医院等方面率先布局。利用5G低延迟、高速度的网络传输特性,助力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优化服务流程,推进智慧医疗服务的产品研发、应用、推广和落地,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广大群众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获得感,让患者更方便快捷的享受到医院的优质服务。
深圳市首家5G智慧医院来了!
4月2日,深圳市首家5G智慧医院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启动建设,该项目由深圳市三院、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通过新的5G通讯技术和科技手段,5G智慧医院将在分级诊疗、远程医疗、互联网问诊等多种医疗业务场景实行应用,给前来就医的患者带来一些与众不同的诊疗新体验。
中国红基会推出「AI赋能」项目,眼科机器人医生正式上岗
近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首个「AI赋能,看健未来」项目在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医院正式落地。其亮点在于,「眼科机器人医生」正式上岗。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赈灾发展部副部长兼社区发展中心主任廖玲介绍,「AI赋能,看健未来」项目旨在通过公开募集资金和设备,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眼底相机并联接人工智能网络,通过人工智能筛查和诊断为基层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弥补基层眼科医生的缺口。
山东联通携手齐鲁医院共建5G联合实验室
4月2日,公司一间全资控制附属公司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ABG Innovation- Quantum Limited(为专注于全球跨境生命科技投资的汇桥资本集团的一间投资控股公司)及一家法国创新型手术机器人公司Quantum Surgical SAS(为专注于肿瘤介入手术机器人平台研发、设计、生产及服务活动及其商业化的行业开创者,「Quantum Surgical」)订立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中国广东成立一家合营企业,以推动指定产品(包含肿瘤介入集成机器人平台及其升级版本)(「创新型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研发和商业化,尤其是针对肝癌疾病的治疗。通过此次合资公司的设立,公司正式进军市场潜力非常大的中国肝癌治疗领域。
汇医慧影受邀世界银行IFC健康峰会,创始人CEO柴象飞分享中国医疗AI经验
由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举办的「2019全球民营健康机构会议」(IFC Global Private Health Conference 2019)于日前在美国迈阿密召开。本次大会以「颠覆当下,共建未来」(Disrupting the Present, Building the Future)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球发达和新兴经济体中医疗健康领域的民营企业代表共同参会。来自中国的两家医疗企业代表,汇医慧影和华大基因受邀出席此次大会。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医疗AI企业,汇医慧影创始人CEO柴象飞分享了来自中国的医疗AI发展经验。
5G时代,深睿医疗开启智慧医疗新篇章
4月1日,2019国际医学人工智能论坛暨ITU与WHO健康医疗人工智能焦点组(AI4H)会议在沪召开,本次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人类健康共同体」为主题,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电信联盟(ITU)指导,行业大咖云集,围绕「5G医疗发展趋势、5G医疗应用场景、5G医疗未来规划」深入探讨。作为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深睿医疗应邀参加本次盛会,以创新AI凝聚智慧之力,拓宽AI临床应用场景, 吸引了与会者极大的关注。深睿医疗高级副总裁李朝阳在大会主论坛上分享了题为《5G时代下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题演讲。深睿医疗致力于推动AI医疗行业的发展,借助5G平台开拓更多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实现创新技术融合发展,建设智慧医疗,真正实现智能+。
产品与应用
全球首例!临床影像应用AI治疗鼻咽肿瘤
近日,人工智能(AI)首次应用于核磁共振(MRI)影像,成功实现了鼻咽肿瘤影像的自动勾画,这是AI在全期别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影像勾画方面的首个研究。该研究项目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孙颖教授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系合作完成,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影像学顶级期刊《Radiology》。目前,该项研究的成果正在中肿开展临床试验。接下来,孙颖团队将陆续在广州、新加坡、广西等地开展临床验证,为世界鼻咽癌治疗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完成首例AI+5G心脏手术!2分钟AI建模,400公里远程协作「补心」
4 月 3 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与广东高州市人民医院完成全国首例 AI+5G 手术。此次手术通过在 400 公里外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利用 5G 技术远程为高州市的手术进行远程指导。据报道,广东省人民医院的现场画面时延低于 30 微秒,几乎同步进行,整体网速比 4G 相提升 10 倍。广东省人民医院已与广东移动、华为合作,实现 5G 全覆盖。AI 方面,此次手术使用到了自主研发的全自动 AI 去噪以及建模软件,一键完成建模,耗费时间从 2-6 小时缩短至两分钟以内,并自动生成 3D 打印机可识别的 3D 数字心脏模型(STL 格式),直接用来打印出实体 1:1 心脏模型。
韩国研究人员开发肺病诊断人工智能系统将准确率提高到 98%
近日,韩国研究人员开发了可检测四种主要肺部疾病(肺癌,肺结核,肺炎和肺部塌陷)的人工智能系统,比人类医生更准确。由首尔国立大学医院放射科医生 Park Chang-min 和当地软件开发人员 Lunit 领导的研究小组周一表示,他们的 AI 诊断系统的准确性在疾病患者的病变识别和定位中达到了 98%以上。经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批准后,新系统将应用于实际操作。
AI 通过生成合成数据来改善睡眠呼吸暂停分类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期间人的呼吸中断时发生的疾病,影响了大约 2200 万美国人。麻烦的是,80% 的病例未被诊断,如果不及时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会增加患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病,心力衰竭和中风的风险。 一个研究领域 - 自动打鼾声音分类,或 ASSC—旨在开发一种基于打鼾声音的睡眠呼吸暂停诊断方法(睡眠呼吸暂停的特点是减少或完全停止气流的重复发作)。但是,尽管近年来取得了进展,但仍然缺乏可以训练 ASSC 系统的标记数据。 这就是为什么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奥格斯堡大学和慕尼黑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篇新论文(「Snore-GANs:用合成数据改进自动打鼾声音分类」)中寻求开发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原因。创造合成数据填补实际数据的空白,然后使用增强数据集来训练 ASSC。
人工智能可大幅提高心脏装置维护效率
近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说,该校研究人员参与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可以通过X光影像精确、快速地识别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心脏装置的型号和构造,从而在这些装置出问题时,帮助医生更高效地找到解决方法。研究人员利用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分析了1998年至2018年间1500多名病人的植入式心脏装置型号,并将结果与专业医护人员的传统分析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发现,程序的识别准确度高达99%,而传统的人工方法识别准确度仅有72%。研究团队接下来将进一步验证程序的有效性。相关研究已刊登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临床电子生理》上。
创业项目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改变诊疗模式,更健康地服务于患者
2018年5月,明峰医疗在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成立了明峰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由多名科学家主导,聚焦于打造智能影像设备,目标是以更少的辐射剂量,在更短的扫描时间内,以更智能的扫描方式,得到更好的图像,从而得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目前,磁共振智能重建已经经过小规模的临床试验,误差率几乎可忽略。叶宏伟透露,接下来会进行大范围的试验,如无意外,一年内就可以正式运用于临床。除了加快研发的脚步,明峰医疗还搭建了智能云平台,不但可以承接明峰自己的AI应用,也可以把第三方的AI应用加载在平台上。与此同时,明峰医疗与国内知名高校,如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以及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健康进行了深度合作,开发AI应用,共同打造人工智能生态圈。明峰医疗相信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下,未来能够改变诊疗模式,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并提升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和患者。
富勒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引领中医走向量化时代
2003年10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公布的21世纪人类健康面临的十四大挑战中,「发展可以量化评估人口健康状态的技术」位列其中。针对中医诊断体系健康状态量化这一世界难题,吉林省易华年智慧医疗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团队,有效运用生物电诊断原理,自主研发了富勒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将模糊的中医诊疗信息量化处理,提高了中医诊疗效率,填补了中医现代化及智慧医疗领域中的诸多空白。该系统将所采集的十二经脉生物电值,上传到中央数据库后台,经过世界顶级水平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分析评估,输出量化、数据化、客观化的人体健康检测报告,并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富勒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问世突破了中医诊疗的数据化、标准化短板,使得中医有效对接人工智能,融合传统经验和现代理论,提高中医诊疗效率和中医现代化水平,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的传承发展。
先健科技携手汇桥资本、Quantum Surgical设合资,推动创新型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研发和商业化
4月2日,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ABG Innovation- Quantum Limited(为专注于全球跨境生命科技投资的汇桥资本集团的一间投资控股公司)及一家法国创新型手术机器人公司Quantum Surgical SAS(为专注于肿瘤介入手术机器人平台研发、设计、生产及服务活动及其商业化的行业开创者,「Quantum Surgical」)订立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中国广东成立一家合营企业,以推动指定产品(包含肿瘤介入集成机器人平台及其升级版本)(「创新型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研发和商业化,尤其是针对肝癌疾病的治疗。通过此次合资公司的设立,先健科技正式进军市场潜力非常大的中国肝癌治疗领域。
登录
后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
去登录
文章库
PRO会员通讯
SOTA!模型
AI 好好用
文章库
PRO通讯会员
SOTA!模型
AI 好好用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