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库
PRO通讯会员
SOTA!模型
AI 好好用
登录
AI每日精选
AI每日精选20条
大公司新闻
科大讯飞:在消费市场的硬件产品方面,未来将围绕三个大方向来做
在科大讯飞 2019 年半年度投资者交流日活动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称,在消费市场的硬件产品方面,未来将围绕三个大方向来做。第一是办公类,比如录音笔、办公本等;第二是围绕家庭场景,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等方式进行;第三是车载和玩具产品也会发力。公司不会轻易做不相关硬件。
北京铁路局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5G/AI铁路领域应用等方面落实合作措施
日前,北京铁路局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铁路站后四电建设、站房信息化建设、智慧货场、智慧车站、京铁云数字平台、办公信息化、5G/AI 铁路领域应用、ICT 生态技术研究应用、咨询规划、企业文化交流、联合创新实验室等方面,逐步落实合作措施、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推动协同发展。
科大讯飞回应2.09亿政府补助:不会依靠政府补助来运营
科大讯飞 2019 年半年度投资者交流日活动在北京举行,科大讯飞在会上回应 2.09 亿政府补助称,其中软件退税 0.93 亿元,此外还有研发项目相关补助等科目。真正政府奖励为 3700 万元,而公司今年上半年交税就达到 4.56 亿元,因此,公司绝对不会依靠政府补助来运营。
威马汽车与格力电器达成战略合作,涉及智能制造等领域
8 月 23 日消息,威马汽车与格力电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制造、车家智能互联等智能化相关领域,以及整车制造相关、高端设备输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并将共同探索在渠道方面合作的可能性。根据介绍,双方将基于出行与家居两大高频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智能化技术,探索「AI+物联网」的无限可能。同时,双方还将发挥格力电器在暖通技术以及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威马汽车整车制造智能化水平,打造智能化标杆工厂。此外,威马汽车还将与格力电器共同探索在智能座舱与智能家居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机会,为用户带来智能便捷、无缝衔接的一体化车家互联体验。
复星智能制造业务全球总部落户上海,目标三年后年营收上百亿
近日,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称,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复星的工业自动化板块建成营收百亿元以上的全球一流智能制造集团。今年 5 月,复星国际完成对德国工业自动化公司 FFT 的收购,但并未公布交易的具体金额。FFT 成立于 1974 年,曾为德国私人投资公司 ATON 所拥有。复星国际设立了平台公司上海爱夫迪(下称爱夫迪)用于收购 FFT。复星全球合伙人张良森称,除 FFT 之外,爱夫迪还将继续纳入与智能制造有关的新兴业务,并筹划未来在国内上市。爱夫迪的全球总部已确定落户上海市嘉定区。张良森解释称,公司总部选址考虑到该区域拥有较强的智能制造和汽车产业基础,上海此前也是 FFT 亚太总部的所在地。根据天眼查所显示的信息,张良森的另一身份为爱夫迪董事总经理。
行业动态
上海加快推进华东无人机基地建设
8 月 23 日,上海市金山区政府发布消息,目前其相关陆上及海上空域、试飞起降场地及跑道资源已完成建设,一条无人机试飞航线也已完成申请,并完成首例使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实现海上运邮的「实战」飞行。
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华为AI芯片业务不会独立面向市场
近日,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在发布会上表示,昇腾 AI 芯片不单独卖,而是以板卡的形式出售。同时,他也强调,华为不会把 AI 芯片业务独立出去面向市场。华为希望跟大量的 AI 芯片开发企业探讨合作,以应用于多样的边缘计算场景。
旷视科技即将递交上市申请,融资规模达10亿美元
有知情人士透露,旷视科技计划最早于周五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融资规模可能高达 10 亿美元。此前 8 月 20 日,据智通财经报道,旷视科技拟采用 WVR(同股不同权)架构上市,或于短期内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但有市场人士指出,现在很多公司在提交上市申请时也要「看准点」,所以旷视科技最终会否提交上市申请还要视市场情况而定。针对该传闻,旷视科技当时回应称不予置评。(彭博)
云南首个智能制造5G应用进入实际实施阶段
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智能制造 5G 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基地」在昆明揭牌,四方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云南省首个智能制造 5G 应用进入实际实施阶段。根据协议,四方将着力探索 5G 在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示范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助力提升智能制造信息化水平。通过创新机制、汇聚资源、打造平台,更好地满足工业自动化需求,全力协助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打造智能制造 5G 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基地,打造行业应用标杆。培育和推动 5G 智能制造产业链升级,为云南智能制造作出新的贡献。
重庆市评出10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近日,重庆市评选出 10 家「2019 年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予以公示,并将在 2019 智博会上进行表彰。跻身今年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 10 家企业包括: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隆鑫机车有限公司、小康动力有限公司、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海康威视科技有限公司、渝江压铸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重庆市经信委表示,参与此次评选的企业都在重庆市辖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被认定为 2018-2019 年重庆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专家组通过对申报企业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进行排名,最终评选出得分最高的 10 家企业。在 2019 智博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将对这 10 家企业授牌表彰,并推荐参加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评选。
上海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已占全世界16%比例
机器之心 8 月 23 日消息,上海目前已经积聚了包括 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四大机器人产业巨头,同时还有本地的新松、新时达等机器人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上海已经建成了 14 个国家级智能工厂,60 个市级智能工厂。
产品与应用
德国大陆集团计划2021年开始量产自动驾驶摄像头
据外媒报道,德国大陆集团计划在 2021 年开始量产自动驾驶摄像头。大陆集团开发的解决方案采用整合式摄像头系统,包含一个对内红外摄像头和一个对外摄像头。这个系统可以监测驾驶员的情况,持续监控驾驶员是否在执行驾驶操作,以及车辆前方的交通状况。大陆集团计划在 2021 年为自动驾驶提供整合前置和内置摄像头。大陆集团表示,到那时候,首批自动驾驶汽车也很可能已经上路。
中国邮政无人投递车亮相雄安新区,最大装载量200公斤
8 月 23 日消息,中国邮政自主研发的无人投递车近日亮相雄安新区。车身拥有 30 个包裹柜格口,纵向相邻的格口还可通过拆卸隔板变成大容量格口,车体最大装载量达 200 公斤。据悉,该无人投递车通过雷达绘图、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及智能决策,实现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主要运用于半封闭、邮件集中区域批量投递工作,如商务办公区、校园、工业园区、小区,可大幅度减轻投递工作量,提高站点运行效率。这辆无人投递车可以不依赖于 GPS,而是通过自身地图系统结合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进行智能决策和车辆控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MIT 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智能电动滑板车,以改善城市交通
几年前,当所谓的「滑板车」开始时,麻省理工学院的 Superpedestrian(超级行人)系统就已经推出在其第一款产品应用中,名为「哥本哈根车轮「」的自适应电动动力系统。但是,随着「哥本哈根车轮」的发展,使用者的增加也是顺其自然。车轮内部独特的红色轮毂是传感器和微型计算机,能够自动诊断问题,甚至可以采取措施在几纳秒内保护自己免受常见危害。如果系统识别出无法纠正的问题,它会使自己脱机并向滑板车使用者报告详细信息以便快速修复。Superpedestrian 称该系统为其车辆智能平台。随着相对低技术的踏板车开始出现在街角各处,该公司看到了与其运营商合作的机会。现在,Superpedestrian 公司推出了专为车队运营商设计的新款电动踏板车。该踏板车采用 Superpedestrian 的车辆智能平台,可提高安全性和运行时间,并大幅降低维护成本。
华为史上最强芯片昇腾910面世,算力超Tesla V100一倍,AI框架MindSpore明年开源
这是迄今为止华为推出的最强芯片。刚刚,华为在深圳宣布其自研的 AI 训练芯片「昇腾 910」正式上线。与此同时,一同推出的还有华为全场景 AI 计算框架 MindSpore。 华为表示,全新的人工智能芯片「昇腾 910」主要面向 AI 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其算力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远超谷歌的 TPU v3 和英伟达最新的 GPU Tesla V100。配合 MindSpore 开源框架,华为一次满足了终端、边缘计算、云全场景需求,让芯片的强大算力能够以最高效的方式被人们利用。
研究与技术
从「图片」到「视频」,澎思科技打破视频行人再识别技术三项纪录
近日,澎思科技(Pensees)在基于视频的行人再识别数据集(PRID-2011,iLIDS-VID,MARS)中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举实现在三大数据集上实现算法关键指标首位命中率(Rank-1 Accuracy)大幅度提升,准确率均创历史新高。目前,澎思科技算法在最大的视频数据集 MARS 上的首位命中率指标已经达到 88.8%,在 iLIDS-VID 和 PRID-2011 等数据集上首位命中率也分别达到了 88.0% 和 95.5%。
新研究表明,假新闻可能会创造虚假记忆
根据心理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将公众暴露于虚假新闻可能会导致虚假记忆的产生。 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根据提供的新闻报道回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据「科学日报」报道,尽管提供的一些新闻报道都是虚假的,但几乎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在现实生活中记得一件假事件 - 而且「很多」受访者回忆起有关从未发生过真实事件的「丰富细节」。
MIT 新研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数据中心更有效地运行
由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型系统自动「学习」如何在数千台服务器上安排数据处理操作。这项工作传统意义上用于不精确的,人为设计的算法。MIT 这项新研究可以帮助当今耗电量大的数据中心更有效地运行。数据中心可以包含数万台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不断地从开发人员和用户运行数据处理任务。群集调度算法实时地在服务器之间分配传入任务,以有效地利用所有可用的计算资源并快速完成工作。
自然杂志新研究:人工神经网络能够从动物大脑中学到什么?
机器之心消息,自然杂志近日新发布了一篇名为「对纯粹学习的批判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可以从动物大脑中学到什么」的新研究。以下是该研究完整摘要:人工神经网络(ANNs)经历了一场由更好的监督学习算法催化的革命。然而,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训练这样的网络需要大量标记的例子,导致人们相信动物反而是主要依靠无监督学习。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表示,大多数动物行为不是聪明的学习算法(监督或无监督)的结果,而是在基因组中进行编码的。具体而言,动物出生时具有高度结构化的大脑连接,这使它们能够非常迅速地学习。由于接线图太复杂而无法在基因组中明确指定,因此必须通过「基因组瓶颈」进行压缩。基因组瓶颈表明人工智能的路径能够快速学习。
最新政策
欧盟考虑给公民更多面部识别数据的控制权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委员会正在制定法律,赋予公民对其面部识别数据的明确权利,例如知道何时使用它的权利。这些规定适用于企业和警察或安全部队。英国「金融时报」解释说,欧盟的一般数据保护法规(GDPR)已经禁止收集可用于唯一识别人的敏感「生物识别」数据。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看到的文件,新规定旨在「为人工智能监管制定世界标准」。(Engadget)
登录
后评论
暂无评论~
登录
去登录
文章库
PRO会员通讯
SOTA!模型
AI 好好用
文章库
PRO通讯会员
SOTA!模型
AI 好好用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