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周寅张皓 整理

下一代机器学习的应走之路

机器学习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次转折和变化。从最初的符号主义专家系统,利用结构化的知识辅助机器预测,到统计学习方法的出现。2006年以后,更是由于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联结主义的兴起,使得机器学习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但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第二代机器学习技术仍存在很多问题,在诸如图像识别,对话,语音识别等领域,现有模型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模型的泛化性能有限,这体现在训练与测试之间误差的巨大差异、模型的鲁棒性、以及跨领域或问题的通用机器学习算法的空缺,引起了人们对下一代机器学习的思考。

近期,在智源研究院成立两周年之际举办的“智源论坛2020”中,由八位来自不同研究背景的智源学者交叉互动,对下一代机器学习应走之路,进行了激烈且深度的探讨。

从左到右:林宙辰、徐君、王立威、颜水成、崔鹏、张长水、孙广宇、方方

  • 机器学习方向:林宙辰、王立威、颜水成、张长水、崔鹏
  • 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方向:徐君
  • 体系架构方向:孙广宇
  • 认知神经方向:方方

整个研讨分为两部分,首先由北京大学教授林宙辰做引导报告《下一代机器学习》,随后八位学者围绕多个问题进行辩论。

一、下一代机器学习

林宙辰教授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深度学习红利已经接近终点,下一代机器学习会是什么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目前有不同方案,例如张钹院士等人提出的“认知+符号”,Y.Bengio 等人提出的“System 1+System 2”,M. Jordan 则认为根本不需要新的算法,只要有市场推动即可。目前为止,这仍然是一个开放问题。

我们下面看一看林宙辰教授分享的详细内容:

林宙辰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已经很少听到有突破性的进展了。去年三大巨头获得图灵奖,马上有人跳出来说“某个领域获得图灵奖就表明这个领域已经走到尽头了”;我们也体会到近一两年来,深度学习重大进展好像就没有了,大家只能想方设法去充分利用算力。

因此,我和许多做机器学习的学者都在想一件事情:机器学习下一步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我们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它应该是什么;另一个是,我们应该怎么能够达到它。首先得有目标,其次得有途径,才是完整闭环。为了不让这个讨论过于偏离,我们给“机器学习“”下了这么一个定义:

Machine Learning is about designing algorithms that can learn and construct predictive or descriptive models from data. 

机器学习是一门用来设计算法的学科,这些算法能够从数据中构造预测和描述模型。

从这个定义出发,已经限定了数据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什么都是人教给它,那么我们就不认为它是机器学习的范畴。其次,如果它本身不是一个算法,那么也不属于机器学习范畴。当然,你可以不同意我这个定义;我们把这个定义给说好,可以减少在交流上的误解,否则大家谈得都不一样,就很难达成共识。

我在市面上找了现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作给大家介绍。后面大家可以提出各位自己的观点。

首先,连接主义和符号主义的结合。前两波人工智能热潮分别由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主导,现在把它融合在一块是最直接的想法,有代表性的像张院士、周志华等是这么认为的;国外也有很多专家这么认为的。但怎么走,没有定论。

张院士近期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上发表的文章提出“三空间融合”的模型,连接主义是完全在连续空间里,用feature等进行计算;符号主义完全是在离散空间进行计算。直接串通这两个领域有困难,所以他提出加个中间层,在中间进行计算,把计算结果返回两头。做个类比,相当做机器翻译时,中文和英文不能直接翻译,就都转到日文上面;这可能不是非常准确的类比,但道理是一样的,插入一个中间步骤,让难度下降。

深度学习的三巨头是非常坚决的连接主义者,他们拒绝神经网络需要别的东西帮忙,认为下一代机器学习就是下一代深度学习,只要把神经网络性能推到极致,一定能解决问题。

Bengio 根据人的认知系统提出两个系统:“系统1”是专门针对感知觉方面的,这是现在深度学习所做的事情,这挺有意思,但完全说不清楚,所以深度学习也解释不清楚;系统2是对应于人的逻辑那部分,他认为未来深度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要探讨注意力机制,此外还有意识方面的问题,再扩展现在深度网络的功能,他认为能够完成人的逻辑功能。

第三个是M. Jordan的观点,他认为机器学习已经发生了三代,第四代机器学习则是要跟市场结合在一起。

在他的PPT里是这样说的:在第一代机器学习(1990-2000)下,产生了重要的应用,例如欺诈检测、恢复、供应链管理等。之后每隔十年产生新的一代。他认为第四代机器学习的理论不用去设计,而是根据应用去驱动它就好了,它自然就会产生新的机器学习理论出来,而应用这块则需要跟经济学方面要更多结合。

关于怎样达到下一代机器学习,大家都在想,要跟其他领域结合,例如认知科学、类脑计算、量子计算等,而不要自己关起门来造车,要从其他领域获得新的思想、养分之类的。还有一个大家特别头疼的事情,是不是“数据+算力”就能解决问题,我们后面可以进行讨论。

很多同事认为AI跟cognition要关联,这个问题不大,戴院士在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说他要对人脑进行全面建模,甚至进行扫描,有点接近黄铁军教授的还原主义的思想,但是他中间多加了两个桥梁,这样方便通过一步步过去。

类脑现在也是很有可能的。冯·诺依曼的体系是存算分离的,有些运算在冯·诺依曼这个体系上面很不容易实现,但有可能在类脑芯片上面却比较简单。《Nature》上写的关于类脑图灵完备理论,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太了解类脑图灵完备和通常图灵完备有什么差别,如果有本质差别的话,有可能在类脑的平台上面设计算法,会有什么质的变化?也有一些理论认为人的智能跟量子是不可分的,“顿悟”之类是脑里面的细胞涌现出新的idea,这点我不是特别了解,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关于堆数据和堆算力。今年有一个数据调研公司提出新的AI界的“新摩尔定律”,说AI算力每3.43月会翻一倍,呈指数增长。MIT 做了进一步的延伸,说每增加10倍算力就等于研究者在过去3年算法上所改进的效果。所以,单纯增加数据和算力是否可以取得人的智力上的贡献?强化学习的鼻祖 Richard S. Sutton 在去年写了一个博客,对人工智能近70年进展感到非常悲观,他说这些进展都是算力引起的,不要以为算法在AI里面会起什么关键作用;人的算法在里面可能会起一定作用,但是并没有直接提升算力作用这么明显。今年GPT-3横空出世,直接把参数上升100倍,性能上马上有了质的变化,这好像也迎合了这个思潮,因此,是不是单纯堆算力和数据就能解决问题?

下面请各位学者来探讨。

二、可能路径探讨

由于现场辩论非常激烈,智源研究院将整场辩论中的核心观点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1、下一代机器学习的路径设想

依图科技CTO 颜水成博士认为,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最大化应用。

在现有的能力基础上,应尽最大可能地将机器学习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比较接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思想。具体来说可以将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尽可能多的拿过来,然后利用当前算力获取尽可能好的性能,接着考虑落地与转化,实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徐君教授更为支持联结主义与符号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认为,当前的人工智能还处在一个“暴力美学”的阶段,即“大数据+算法+大算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实用效果。但是,长期来看,还需要结合脑科学,将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融合。当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数学工具,能够同时进行数值和推理运算。一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将会比“暴力美学”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有学者对于畅想第三代机器学习保持怀疑态度:

北京大学王立威教授提到一个说法:凡是“什么什么下一代,什么什么2.0/3.0”,都是想跟以前不一样,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他认为“(这些都是)先做出真东西来,然后再回头来看出来的。”

北京大学孙广宇教授从事硬件的设计工作,他表示对未来技术的发展非常矛盾。一方面期待有更好的东西做出来;但另一方面,新的方法需要新的架构设计,意味着他以前的工作需要推倒重来,这又令人十分担心,因此希望下一代能有一个可以自适应的硬件架构。

清华大学崔鹏副教授提出了较为综合的观点,认为需要结合上述三位专家的观点来设想未来的可能:

崔鹏认为,上述AI专家的观点都对,只不过他们是从不同的维度来谈的。具体地,张钹院士的“符号主义+数据驱动”是从人工智能的实现路径来谈的;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认为第一代推理能力可能比较强,第二代里面感知和学习能力比较强,因此希望第三代具备“感知、学习、抽象、推理”的能力,他是从人工智能的能力层来谈的;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Michael Jordan 是从人工智能的应用层来谈的。三个人从三个维度来谈,因此我们应该把他们的观点拼起来,组成一个未来10年、20年的图景,但是具体下一代应该怎么划分,大家应该选一个问题,现在没有一个公认的维度,只有做出来才能清楚。

2、怎么看待类似GPT-3的“暴力美学、大力出奇迹”?

部分学者对GPT-3代表的暴力美学保持乐观

颜水成认为大力出奇迹能够解锁机器学习(比如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让大家清楚的知道,哪些任务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这样,也为科学家提供一个很好的标杆,让他们能够设计更好的算法来达到极致。

他提出,突破并不一定在方法。只要要就对当前效果有促进就是好的;如果一味埋头苦干解决当前的所有问题,那可能等目标实现了,产出的东西已经不满足那时候的需求了。所以,能对社会有一定价值、一定用途,就应该鼓励。

清华大学张长水教授认为大力出奇迹,花那么多钱,敢想敢干,挺不容易的。不同的人,在动不同的脑筋,在以不同的方式来尝试,因此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另外的学者持中立态度

崔鹏提出,如果在产业界的话,那大力出奇迹没有问题,应该鼓励支持;而如果在学术界的话,应该强调学习能力,而非计算能力。具体地,学习能力指的是在有限的数据集下,利用数据的深度。

论坛更多的讨论则对算力堆积的模型提出了批评和意见

孙广宇觉得硬件算力在未来一定是可以支持”大力“的,但是他也指出,互联网大数据往往价值密度很低,即使有很大规模的数据,也不一定能有很高的价值,在智源做项目的时候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即使”大力“也出不了奇迹。而且现在算法发展也很快,对计算资源的需求远超摩尔定律的增长速度,因此某一天它没办法靠纯算力,之后就不能再靠“大力”推这件事情,那个时候做体系结构的人的春天要来了,聪明的人可以设计新的,抛弃冯诺依曼体系的东西,体系结构和算法设计可以同时向前推进。

崔鹏认为所谓的暴力美学,就是用“大数据+大算力”来尽可能让算法的性能达到极致;而真正的智能,需要有新的学习模式,能够从少量样本中学习,获得数据背后本质的规律,这样才能让机器获得更好的泛化能力。徐君教授赞同了崔鹏老师的观点,认为如果仅仅依靠大数据,大力出奇迹,是超越不了已有的知识或模式的;而如果能够利用规则,也许会超越人类已有的知识积累。

王立威举了一个例子,AlphaGo的成功得益于有大数据和大算力,并随即抛出一个问题:暴力美学、大力出奇迹,能不能走出计算机的范畴?很多实际的场景,比如robot与客观世界互动,需要遵循客观世界的物理规律,短时间内是得不到大量的数据的,这样就无法使模型充分学习。因而,更倾向于方法上的创新,能够从相对小的数据中学习(小样本学习)。

北京大学方方教授从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人类大脑存在大量抑制性网络,这对人的感知、理解、决策起很大的作用。而将抑制性网络嵌入到人工神经网络中却很难。第二,目前设计的人工神经网络参数量非常大,依靠大算力将耗费大量能量,这在将来是不现实的。人类那么多神经元,一般仅有2%~3%的神经元被激活,而我们仅仅需要吃二两饭就足以支撑。因此一味增加神经元参数与人类的智能背道而驰。

3、不同领域之间该怎样有效交流,促进人工智能更好的发展?

徐君信息检索的角度思考,认为未来需要更多的考虑输入输出的因果关系。当前的检索系统还都是判断相关性,而相关与因果并不等价,因此导致了很多问题。认为未来可以引入因果方面的研究,且信息领域可以方便地对用户进行测试,而不必担心伦理问题。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林宙辰教授认为徐君教授的观点很好,未来的AI应该会更侧重人机交互

张长水认为,通过不同的方向探索,结合,最终会生成一定的指导思想。机器学习是一个大家庭,研究者需要和领域结合、需要和问题结合、需要和认知结合,和做检索的、做语言的、做图像的、做医院的结合,从中发现真的问题所在,但大家都是做机器学习,但是侧重点不同,这样的研究多了,就会慢慢形成一些规律或指导原则,我们需要更多人去做不同的结合。

方方指出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大脑的功能是分块的、固化的。但是,实验发现:通过大量的训练后,大脑的功能区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很多神经元是万能的神经元。这给设计通用网络带来启发,我们需要做这方面的结合。

4、机器学习的下一个“Breakthrough”会由什么样的方式产生?

王立威的观点是:大力出奇迹出不了Breakthrough 的成果,因为它在方法上并没有本质的创新,而是在已有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工程的手段来达到极致性能。学术界还是要有一些人来坐冷板凳,去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

崔鹏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明确breakthrough的定义。如果GPT-3算是一种breakthrough的话,那机器学习的下一个breakthrough一定是来源于大力出奇迹。如果是理论上的才算是breakthrough,那很大概率来源于学术界。

孙广宇机器学习的发展类比芯片的发展,一个是工艺,一个是架构,有点像机器学习里的算法和算力。其实,这两条路线都可以走,互有裨益,边走边看。

智源研究院
智源研究院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BAAI)是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由北京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单位联合发起成立。

https://www.baai.ac.cn/
理论机器学习
2
相关数据
依图科技机构

依图是一家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以AI芯片和算法技术为核心,研发及销售含AI算力硬件和软件在内的AI解决方案,全面解决机器看、听、理解和规划的根本问题,为AI发展和应用普及提供高性能、高密度和通用算力,满足云端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和物联网不断增长智能计算需求,并将芯片技术与算法技术结合,形成在AI算力技术及产品领域的领先优势。在AI芯片领域,创新芯片架构通过融合通用计算和深度学习计算实现端到端处理能力,具备高性能及低功耗优势。在AI算法领域,在计算机视觉、语音和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处世界前列。

https://www.yitutech.com
清华大学机构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http://www.tsinghua.edu.cn/
相关技术
迈克尔·乔丹人物

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和统计学学者,主要研究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目前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和统计学系教授。他的重要贡献包括指出了机器学习与统计学之间的联系,并推动机器学习界广泛认识到贝叶斯网络的重要性。他还以近似推断变分方法的形式化、最大期望算法在机器学习的普及方面的工作而知名。

周志华人物

周志华分别于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于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 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出版《机器学习》(2016)与《Ensemble Methods: Foundations and Algorithms》(2012),在一流国际期刊和顶级国际会议发表论文百余篇,被引用三万余次。

颜水成人物

颜水成,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360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第十三批国家 "千人计划"专家。颜水成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信息检索应用与多媒体分析。他带领的团队曾提出的“Network in Network” ,对深度学习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同时他的团队开发的”Purine”是全球第一个开源的支持多机多GPU的深度学习系统。

冯·诺依曼人物

约翰·冯·诺伊曼(德语:John von Neumann,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原名诺依曼·亚诺什·拉约什(匈牙利语:Neumann János Lajos),出生于匈牙利的美国籍犹太人数学家,现代电子计算机与博弈论的重要创始人,在泛函分析、遍历理论、几何学、拓扑学和数值分析等众多数学领域及计算机学、量子力学和经济学中都有重大贡献。

深度学习技术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分支,是一种试图使用包含复杂结构或由多重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高层抽象的算法。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基于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的算法,至今已有数种深度学习框架,如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置信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等已被应用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音频识别与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并获取了极好的效果。

专家系统技术

专家系统(ES)是人工智能最活跃和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专家系统定义为:使用人类专家推理的计算机模型来处理现实世界中需要专家作出解释的复杂问题,并得出与专家相同的结论。简言之,如图1所示,专家系统可视作“知识库(knowledge base)”和“推理机(inference machine)” 的结合。

信息检索技术

信息检索(IR)是基于用于查询检索信息的任务。流行的信息检索模型包括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概率模型和语言模型。信息检索最典型和最常见的应用是搜索引擎。

机器学习技术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计算复杂性理论等多门学科。机器学习理论主要是设计和分析一些让计算机可以自动“学习”的算法。因为学习算法中涉及了大量的统计学理论,机器学习与推断统计学联系尤为密切,也被称为统计学习理论。算法设计方面,机器学习理论关注可以实现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算法。

感知技术

知觉或感知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为我们对外界的感官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与感觉不同,知觉反映的是由对象的各样属性及关系构成的整体。

人工智能技术

在学术研究领域,人工智能通常指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最优的可能结果的智能体(intelligent agent)

参数技术

在数学和统计学裡,参数(英语:parameter)是使用通用变量来建立函数和变量之间关系(当这种关系很难用方程来阐述时)的一个数量。

人脸识别技术

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人脸识别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它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

联结主义技术

联结主义是统合了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和心理哲学领域的一种理论。联结主义建立了心理或行为现象模型的显现模型—单纯元件的互相连结网络。联结主义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但最常见的形式利用了神经网络模型。

注意力机制技术

我们可以粗略地把神经注意机制类比成一个可以专注于输入内容的某一子集(或特征)的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最早是由 DeepMind 为图像分类提出的,这让「神经网络在执行预测任务时可以更多关注输入中的相关部分,更少关注不相关的部分」。当解码器生成一个用于构成目标句子的词时,源句子中仅有少部分是相关的;因此,可以应用一个基于内容的注意力机制来根据源句子动态地生成一个(加权的)语境向量(context vector), 然后网络会根据这个语境向量而不是某个固定长度的向量来预测词。

机器翻译技术

机器翻译(MT)是利用机器的力量「自动将一种自然语言(源语言)的文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目标语言)」。机器翻译方法通常可分成三大类: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RBMT)、统计机器翻译(SMT)和神经机器翻译(NMT)。

神经网络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监督式机器学习模型,那时候研究者构想了「感知器(perceptron)」的想法。这一领域的研究者通常被称为「联结主义者(Connectionist)」,因为这种模型模拟了人脑的功能。神经网络模型通常是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应用梯度下降训练的。目前神经网络有两大主要类型,它们都是前馈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其中 RNN 又包含长短期记忆(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等等。深度学习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神经网络帮助其取得更好结果的技术。尽管神经网络主要用于监督学习,但也有一些为无监督学习设计的变体,比如自动编码器和生成对抗网络(GAN)。

逻辑技术

人工智能领域用逻辑来理解智能推理问题;它可以提供用于分析编程语言的技术,也可用作分析、表征知识或编程的工具。目前人们常用的逻辑分支有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 )以及一阶逻辑(FOL)等谓词逻辑。

神经元技术

(人工)神经元是一个类比于生物神经元的数学计算模型,是神经网络的基本组成单元。 对于生物神经网络,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相连,当它“兴奋”时会向相连的神经元发送化学物质,从而改变这些神经元的电位;神经元的“兴奋”由其电位决定,当它的电位超过一个“阈值”(threshold)便会被激活,亦即“兴奋”。 目前最常见的神经元模型是基于1943年 Warren McCulloch 和 Walter Pitts提出的“M-P 神经元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神经元通过带权重的连接接处理来自n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其总输入值将与神经元的阈值进行比较,最后通过“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产生神经元的输出。

语音识别技术

自动语音识别是一种将口头语音转换为实时可读文本的技术。自动语音识别也称为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或计算机语音识别(Computer Speech Recognition)。自动语音识别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与声学、语音学、语言学、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紧密相连。由于语音信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的语音识别系统只能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获得满意的性能,或者说只能应用于某些特定的场合。自动语音识别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摩尔定律技术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的。其内容为:积体电路上可容纳的电晶体数目,约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经常被引用的“18个月”,是由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大卫·豪斯所说:预计18个月会将芯片的性能提高一倍。

强化学习技术

强化学习是一种试错方法,其目标是让软件智能体在特定环境中能够采取回报最大化的行为。强化学习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环境中主要使用的技术是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流行的强化学习方法包括自适应动态规划(ADP)、时间差分(TD)学习、状态-动作-回报-状态-动作(SARSA)算法、Q 学习、深度强化学习(DQN);其应用包括下棋类游戏、机器人控制和工作调度等。

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系统和软件。人机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户可见的部分。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交流,并进行操作。小如收音机的播放按键,大至飞机上的仪表板、或是发电厂的控制室。

深度神经网络技术

深度神经网络(DNN)是深度学习的一种框架,它是一种具备至少一个隐层的神经网络。与浅层神经网络类似,深度神经网络也能够为复杂非线性系统提供建模,但多出的层次为模型提供了更高的抽象层次,因而提高了模型的能力。

量子计算技术

量子计算结合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两个最大的技术变革:信息技术和量子力学。如果我们使用量子力学的规则替换二进制逻辑来计算,某些难以攻克的计算任务将得到解决。追求通用量子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确定当前经典计算机无法承载的最小复杂度的计算任务。该交叉点被称为「量子霸权」边界,是在通向更强大和有用的计算技术的关键一步。

小样本学习技术

人类非常擅长通过极少量的样本识别一个新物体,比如小孩子只需要书中的一些图片就可以认识什么是“斑马”,什么是“犀牛”。在人类的快速学习能力的启发下,研究人员希望机器学习模型在学习了一定类别的大量数据后,对于新的类别,只需要少量的样本就能快速学习,这就是 Few-shot Learning 要解决的问题。

分块技术

将标注好词性的句子按句法结构把某些词聚合在一起形成比如主语、谓语、宾语等等。

类脑芯片技术

类脑芯片是一种结构独特,可以仿照人类大脑的信息处理方式进行感知、思考、产生行为。人脑中的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具有可塑性,能够随所传递的神经元信号强弱和极性调整传递效率,并在信号消失后保持传递效率。而模仿此类运作模式的类脑芯片便可实现数据并行传送,分布式处理,并能够以低功耗实时处理海量数据。

北京大学机构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官网,http://www.pku.edu.cn/
推荐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