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机器之心消息,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平台的燧原科技今日宣布完成B轮融资7亿元人民币,由半导体产业基金武岳峰资本领投,腾讯、上海双创、海松资本,万物资本、达泰资本、红点创投中国基金跟投。
本轮资金将用于产品量产和业务规模化,技术支持团队扩充,高端专家人才引进,以及继续投入第二代云端训练及推断产品的开发。
公司定位上,燧原科技强调以高端人工智能训练产品切入数据中心市场。燧原科技从芯片立项到自主研发成功用时18个月,去年12月发布了基于“邃思”芯片的人工智能训练加速卡“云燧T10”。
云燧T10基于完全自研可重构计算架构DTU,单精度算力达到20TFLOPS,并率先支持BF16数据格式,可以满足E级数据中心大规模人工智能训练需求。支持业内主流深度学习框架。芯片提供完整的编译、调试、调优工具链,为开发者提供SDK、算子库,自定义算子接口、以及细粒度开放定制的能力。
为满足不同客户对深度学习的训练需求,燧原科技基于云燧打造了单节点模式 、单机柜模式和集群模式三种分布式训练方案。
单节点模式是在单台服务器内以标准PCIe卡方式,提供4到8张云燧训练加速卡,满足小型深度学习训练需求。
单机柜则以整个机柜的方式提供AI算力,适用于中大型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等深度学习训练场景;集群模式则是以ESL高速偏间互联为核心,可提供1024节点大规模集群。
据介绍,在1024集群规模下,深度学习训练线性度可以做到业内领先的86%,能为云端的深度学习训练、超算中心等超大规模场景提供支持。
燧原科技COO张亚林表示:“通过高效的项目管理执行,邃思一次性流片成功并产品化,同时完成了软件全栈‘驭算’的搭建和基础优化。目前第二代训练芯片以及推理芯片的软硬件协同研发已全面展开,在不久的未来,燧原科技可以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算力普惠的从训练到推断的完整解决方案。”
目前公司正在针对AI多种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与客户展开深度合作,重点面向云服务公司、传统领域的行业服务公司、AI超算中心和智慧城市选择合作伙伴,并实现业务落地和规模化。同时,燧原与腾讯针对通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项目开展密切的合作。
资料显示,燧原科技此前共完成四轮融资。

在2019年6月宣布获得3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红点创投中国基金领投,海松资本、云和资本、腾讯、阳光融汇资本、信中利资本跟投。该轮融资后,腾讯科技是燧原科技的最大股东,持有后者23.2%股份。
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腾讯继续跟投。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姚磊文表示:“我们坚定看好中国的硬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方向,在产业互联网战略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探索上,腾讯与燧原也有很强的协同效应。邃思芯片落地过程中,腾讯的技术团队与燧原展开了全面合作,帮助公司大大加速了研发过程。我们相信拥有好产品和领先技术的公司,能够不断驱动长期成长。”
武岳峰资本创始合伙人、展讯通信创始人武平透露,在燧原科技的B轮融资进程中引入了上海首家、全国领先的百亿级市场化母基金及大资管平台——上海双创(SHIVC),希望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根据IDC数据,2018年中国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13.05亿美金(约合人民币90亿元),同比增长131%,到2023年将达到43.26亿美金(约合人民币300亿元),整体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7.08%。
按照人工智能芯片占到人工智能服务器成本的30%-35%进行测算,未来中国服务器市场对于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有望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数据和流量不断向数据中心聚集。为充分发挥数据中心的规模效益,大幅降低业务部署成本和维护成本,运营商、互联网、云服务提供商等行业中的大型公司纷纷建设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而随着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是近年来,数据中心首次被列入加快建设的条目,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中的一个亮点,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从中长期看,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领域的基础设施应该在技术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适度超前布局,带动应用市场的繁荣。“新基建”来袭会对数据中心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势必将开启新一轮增长期。
分散广撒网式的数据中心投资建设方式或将成为过去,更多的集中式、大手笔的投资方式将加速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继续提高数据中心规模化效益,构建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网络,是数据中心与芯片公司将面临的时代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