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使用量已达 300 万次,亚马逊掌纹支付将扩张至美国所有Whole Foods门店

图片

这次掌纹支付的重大扩张会加速行业对新技术的采用吗?除了丢掉支付上的包袱,醉翁是否还有他意?

撰文 | Sia

亚马逊今天早上宣布,年底前将手掌扫描支付技术 Amazon One 扩张至旗下全美 500 多家 Whole Foods 超市门店。

对于那些赶时间、忘带支付卡或者老年人来说,这种支付方式无疑太过友好:

无需掏出手机或者钱包,也无需扫描应用程序或者信用卡,仅需将手悬垂在距离收银机旁的 Amazon One 扫描仪上方几厘米处,即可完成支付,包括享受相应会员福利。

使用掌纹支付前,仅需简单注册。例如,线下方式是先找到一家门店,插入一张信用卡后,将手掌悬停在 Amazon One 设备上,再根据提示将信用卡与手掌签名关联起来。

一旦信用卡被存档,将来只需将手掌悬垂于设备上一秒钟左右,即完成支付。

Amazon One 设备不会留存采集到生物信息,后者会被加密发送到亚马逊云中定制的高级安全区,在那里创建并储存独一无二的「手掌签名」。

图片

五年前,亚马逊踏上创建 Amazon One 的旅程。2020 年 9 月在西雅图的 Amazon Go 推出掌纹支付,并在几个月内将该功能引入其他实体商店,包括 Whole Foods 超市。

到目前为止,除了美国 200 多个Whole Foods 超市门店,包括Amazon Go 采用了Amazon One ,亚马逊也将该技术提供给包括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比如赌场)以及一些零售商在内的第三方。Amazon One 使用量已达 300 万次(截止到新闻发布时)。

图片

掌纹支付之于亚马逊的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该技术的优势,一个是全球最大在线零售商的基因。

就技术本身而言,掌纹支付的精度、安全性和便利性比较突出,至少优于现有的其他生物识别技术。

掌纹识别实际上并不是使用手掌图像来识别用户,而是着眼于手掌和底层静脉结构,创建独特的数字矢量表示(称为手掌签名)以进行身份匹配。

Amazon One 设备能同步采集到掌纹和掌静脉数据,具体对象包括手掌线条、皱纹等表面特征以及静脉图案、骨骼等表皮下的内部特征,使用这些特征的专有组合来识别用户。

由于两种数据很难被同时伪造,因此,这种双重验证提高了生物特征的识别标准。亚马逊表示,Amazon One 比扫描两个虹膜准确 100 倍。数十万个注册身份、数百万次交互,没有出现任何误报。

较之掌纹识别,现在的人脸图像识别技术都是比较浅层次的,造假成本较低,很容易出现盗刷、误判。指纹识别也有不少局限性。例如,手指湿润时无法使用。一些特定行业从业者(比如建筑工人)会经常磨损指纹,导致识别困难。指纹识别设备表面也会因频繁触摸而导致成像不稳定。

另外,掌纹识别比其他一些生物特征认证方式更私密。平时生活中,手掌是蜷缩起来的,没有积极配合,隐藏的摄像头很难窃取到掌纹信息。他人也无法通过查看手掌的图像来确定一个人的身份。

由于只有在受试者活着时,才能在红外光下捕获皮下手掌静脉模式,因此死亡的人无法被盗窃掌纹特征,挪为非法用途。

图片

其次,利润微薄、便捷为王的零售战场始终充满血雨腥风。亚马逊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将杂货零售的艺术推向极致。后台仓库催生了仓储机器人各种创新,前台则是支付技术的不断升级。

日常购物过程中,从消费者相中某商品,放入购物车到最后付款走人,中间环节越多,意味着消耗消费者买单意愿的摩擦力就越大,成交变数越多。

因此,亚马逊很早就在线上推出了 One-Click 技术,用户可以跳过放入购物车、结账、选择支付手段等环节,由选定商品直接跳到支付完毕的界面。当年,乔布斯和苹果公司曾向亚马逊支付了 100 万美元,让其在他们的新 iTunes 商店中使用 One-Click 技术。

虽说线下零售环境中,顾客不太可能将商品放入实体购物车并在未完成交易的情况下离开商店,但结账过程可能很费力——例如,如果你是 Prime 会员,要想享用折扣和优惠,就得先掏出手机、打开超市移动应用程序并扫描二维码。但不是每个客户都安装了应用程序,也不是每个人时刻记得带手机。

这个时候,Amazon One 就扮演了线下的 One-Click ,使用客户保存的信息来实现无摩擦结账。

图片

除了亚马逊,移动支付的巨头们也在布局掌纹支付。苹果也拥有自己的手掌验证专利。

2021 年底,中国媒体报道腾讯正在探索掌纹支付系统。2023 年,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的试点掌纹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技术供应商是腾讯。随后,腾讯也正式发布微信掌纹支付,也是继扫码支付、指纹支付、刷脸支付后,微信推出的又一新支付方式。

微信在线下部分试点城市开通刷掌支付功能后,有消息称支付宝也在研发掌纹支付,或成为未来支付宝的一种全新支付方式。

中国的一些初创公司已经开始将这项技术推向市场,但规模不大。

图片

这一次亚马逊掌纹支付的重大扩张,是否会加速行业对新技术的采用?短期内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新技术规模化落地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是性价比。掌纹支付的独特优势,一旦综合落地成本来看,性价比和效率都明显低于当下运作良好的二维码系统。其高成本主要源自技术实现的复杂性以及数据成本。

手掌细节比面部更精细,识别区域也比手指大,因此识别起来也更复杂。另外,成像需要在光线良好的特定距离下实现,这就需要定制成像模块以及与相机模块制造商深度合作,设备开发的要求也比面部、指纹识别系统要高一些。

就数据方面而言,和网络上可以搜集到大把人脸数据不同,人们不会把手掌的照片放到网上,更不用说手掌内的静脉。既然没有任何大规模的掌纹数据集可用,研究人员只能自己动手收集实验参与者的数据,增强他们的计算机视觉算法,这也变相抬高了技术的实现成本。

为了处理不同手掌形状和姿势,需要一个大规模掌纹数据库,所以亚马逊曾为注册 Amazon One 的用户提供 10 美元的信用额度。微信也提供小折扣,通常不到10元人民币,供客户试用新功能。

所以,短期内在第三方支付场景下,掌纹支付不过是让大家多了一种支付选择。

图片

长远来看,掌纹识别支付的建议虽然很简单——有了它,无需携带钱包、信用卡甚至手机即可完成店内购买。但这样的承诺依旧逃脱不了数据安全与隐私方面的重重质疑。

说实话,很难想象大多数人会自愿将掌纹发送给亚马逊并存储在云端。无论数据库多么安全,或者公司在数据保护方面付出了多少努力,都不能保证不会发生泄漏和黑客攻击。

更何况,当下我们已经能够借助苹果设备的 Face ID 和 Touch ID 等功能,将自己的生物信息存储在本地设备,而且是运行在设备上的 App 都无法访问的安全区。

不过,考虑到亚马逊没有类似苹果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平台,为了能有自己的移动支付系统,恐怕也只能使用某种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识别。

也有一些人工智能和技术专家指出,Amazon One 并不仅仅是为了丢掉支付上的包袱,也有捕获消费者身份信息的目的。

Prime 会员的作用止步于线上,而现在,Amazon One 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技术, 也是「一种身份识别技术」,可以让亚马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进入你的生活。

例如,亚马逊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推出了一项使用 Amazon One 设备进行年龄验证的功能,在消费者购买酒精饮料和其他需要身份证明的年龄限制的商品时,帮助商家确认消费者是否已年满 21 岁。

也就是说,为了使用这项服务,用户在注册 Amazon One 时必须提供更多个人信息,包括手掌图像、身份证明、信用卡甚至自拍照。在使用掌纹支付时,调酒师或收银员也会看到「21+」消息和用户的自拍照,以验证年龄和身份。

图片

另外,通过将生物识别技术、线下支付信息(例如 Whole Foods 超市历史购物信息)与支付卡信息、亚马逊账户相结合( 线上历史购物信息、在线浏览习惯、商品评价、地理位置等数据),亚马逊也创建了一个系统,可以跟踪在线和离线世界中的用户,进而提供高度个性化的广告和推荐。

虽然亚马逊的广告业务远远落后于谷歌、Meta 这样的业界领袖,但对公司本身正产生巨大影响,其利润甚至有可能超越利润丰厚的云计算服务。

据报道,一些早期的技术采用第三方(比如丹佛艺术博物馆)曾迫于社会团体的压力放弃该技术的采用。这些社会团队在公开信中表示,亚马逊可以与政府机构共享掌纹数据,这些数据也可能被黑客从云端窃取。

一些美国参议员也曾向亚马逊施压,要求其提供有关客户生物识别计划的更多信息。

最近,亚马逊正面临集体诉讼,原因是未能根据纽约市生物识别监控法提供适当的通知。另一起诉讼也提出了类似的指控,称 Amazon Go 商店在没有适当标志的情况下收集掌纹,违反了城市生物识别监控法

产业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