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机器之心编辑部机器之心专栏

首次将「教导主任」引入模型蒸馏,大规模压缩优于24种SOTA方法

来自人民中科和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研究者,他们提出了一种基于 “教导主任 - 教师 - 学生” 模式的统一的模型压缩技术。在与 24 种主流模型压缩方法进行比较后,证明本文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面对越来越深的深度学习模型和海量的视频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对计算资源的依赖越来越高。为了有效提升深度模型的性能和效率,通过探索模型的可蒸馏性和可稀疏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教导主任 - 教师 - 学生” 模式的统一的模型压缩技术

该成果由人民中科和中科院自动化所联合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相关论文发表在人工智能顶级国际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TPAMI) 上。该成果是首次将 “教导主任” 角色引入模型蒸馏技术,对深度模型的蒸馏与裁剪进行了统一。

图片

论文地址:https://ieeexplore.ieee.org/abstract/document/9804342

目前该项成果已经应用于人民中科自主研发的跨模态智能搜索引擎 “白泽”。“白泽” 打破图文音视等不同模态间信息表达的隔阂,将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不同模态信息映射到一个统一特征表示空间,以视频为核心,学习多个模态间统一的距离度量,跨越文字、语音、视频等多模态内容的语义鸿沟,实现大一统的搜索能力。

然而面对海量的互联网数据尤其是视频大数据,跨模态的深度模型对计算资源的消耗逐渐提升。基于该项研究成果,“白泽”能够在保证算法性能的情况下,将模型大小进行大规模压缩,从而实现高通量低功耗的跨模态智能理解和搜索能力。根据初步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项技术能够将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压缩平均四倍以上。一方面能够极大降低模型对 GPU 服务器等高性能计算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能够将无法在边缘端部署的大模型经过蒸馏压缩后实现边缘端的低功耗部署。

模型压缩的联合学习框架

深度算法模型的压缩和加速可通过蒸馏学习或结构化稀疏裁剪实现,但这两个领域均存在一些局限性。对于蒸馏学习方法,旨在训练一个轻量化模型(即学生网络)来模拟复杂庞大的模型(即教师网络)。在教师网络的指导下,学生网络可以获得比单独训练的更优性能。

然而,蒸馏学习算法仅仅专注于提升学生网络的性能,往往忽略了网络结构的重要性。学生网络的结构一般是预定义好的,并且在训练过程中是固定的。

对于结构化稀疏裁剪或滤波器裁剪,这些方法旨在将一个冗余繁杂的网络裁剪成一个稀疏紧致的网络。然而,模型裁剪仅仅用于获得一个紧致的结构。目前已有方法都没有充分利用原始复杂模型所包含的“知识”。近期研究为了平衡模型性能和大小,将蒸馏学习和结构化稀疏裁剪进行结合。但是这些方法仅限于简单的损失函数的结合。

为了深入分析以上问题,该研究首先对模型进行基于压缩感知训练,通过分析模型性能和结构发现,对于深度算法模型,存在两个重要属性:可蒸馏性(distillability)和可稀疏性(sparsability)。

具体而言,可蒸馏性指的是能够从教师网络中蒸馏出有效知识的密度。它可以通过学生网络在教师网络指导下所获得的性能收益来衡量。例如,拥有更高可蒸馏性的学生网络可以获得更高性能。可蒸馏性也可以在网络层级别上被定量分析。

如图 1-(a)所示,柱形图表示蒸馏学习损失梯度和真值分类损失梯度之间的余弦相似度(Cosine Similarity)。更大的余弦相似度说明当前蒸馏的知识对于模型性能更有帮助。这样,余弦相似度也可以成为可蒸馏性的一种度量。由图 1-(a)可得,可蒸馏性随着模型层数变深逐渐增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常规使用蒸馏学习的监督均施加在模型最后几层中。并且,在不同的训练轮次,学生模型也有不同的可蒸馏性,因为随着训练时间变化余弦相似度也在改变。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对不同层进行可蒸馏性的动态分析十分必要。

另一方面,可稀疏性指的是模型在有限精度损失下能够获得的裁剪率(或称压缩率)。更高的可稀疏性对应更高裁剪率的潜力。如图 1-(b)所示,网络的不同层或模块展现了不同的可稀疏性。类似于可蒸馏性,可稀疏性也可以在网络层级别和时间维度进行分析。然而,目前没有方法去探索和分析可蒸馏性和可稀疏性。现有方法常常使用一种固定的训练机制,这样很难达到一个最优结果。

图片

图片

图 1 深度神经网络的可蒸馏性和可稀疏性示意图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该研究分析了模型压缩的训练过程,从而获得有关可蒸馏性和可稀疏性的相关发现。受这些发现启发,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可蒸馏性与可稀疏性联合学习的模型压缩方法。它能动态结合蒸馏学习和结构化稀疏裁剪,通过学习可蒸馏性和可稀疏性,自适应地调节联合训练机制。

与常规的 “教师 - 学生(Teacher-Student)” 框架不同,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被描述成 “在学校学习(Learning-in-School)” 框架,因为它包含三大模块:教师网络,学生网络和教导主任网络。

具体而言,与之前相同,教师网络教导学生网络。而教导主任网络负责控制学生网络学习的强度以及学习的方式。通过获取当前教师网络和学生网络的状态,教导主任网络可以评估当前学生网络的可蒸馏性和可稀疏性,然后动态地平衡和控制蒸馏学习监督和结构化稀疏裁剪监督的强度。

为了优化本文方法,该研究还提出一种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蒸馏学习 & 裁剪的联合优化算法,来更新学生网络。为了优化和更新教导主任网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的教导主任优化算法。借助动态调节监督信号,反过来可蒸馏性也能被影响。如图 1-(a)所示,本文方法证明能够延缓可蒸馏性的下降趋势,并且通过合理利用蒸馏的知识,提升了整体的可蒸馏性。

本文方法的整体算法框架和流程图如下图所示。该框架包含三大模块,教师网络,学生网络和教导主任网络。其中,初始的待压缩裁剪的复杂冗余网络被看作教师网络,而在后面的训练过程中,逐渐被稀疏的原始网络被看作是学生网络。教导主任网络是一个元网络,它输入教师网络和学生网络的信息来衡量当前可蒸馏性和可稀疏性,从而控制蒸馏学习和稀疏的监督强度。

这样,在每一时刻,学生网络都能被动态地蒸馏知识指导和被稀疏。例如,当学生网络有更高的可蒸馏性,则教导主任会让更强的蒸馏监督信号指导学生网络(见图 2 中粉色箭头信号);与此相反,当学生网络有更高的可稀疏性,教导主任会让更强的稀疏监督信号施加于学生网络中(见图 2 中橙色箭头信号)。

图片

图 2 基于可蒸馏性与可稀疏性联合学习的模型压缩算法示意图

实验结果

实验将本文提出的方法与 24 种主流模型压缩方法(包括稀疏裁剪方法和蒸馏学习方法)在小规模数据集 CIFAR 和大规模数据集 ImageNet 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结果证明本文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表 1 在 CIFAR10 上的模型裁剪结果性能对比:

图片

表 2 在 ImageNet 上的模型裁剪结果性能对比:

图片

更多研究细节,可参考原论文。

理论蒸馏学习模型压缩
相关数据
深度学习技术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分支,是一种试图使用包含复杂结构或由多重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高层抽象的算法。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基于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的算法,至今已有数种深度学习框架,如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置信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等已被应用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音频识别与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并获取了极好的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

在学术研究领域,人工智能通常指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最优的可能结果的智能体(intelligent agent)

参数技术

在数学和统计学裡,参数(英语:parameter)是使用通用变量来建立函数和变量之间关系(当这种关系很难用方程来阐述时)的一个数量。

损失函数技术

在数学优化,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决策理论,机器学习和计算神经科学等领域,损失函数或成本函数是将一或多个变量的一个事件或值映射为可以直观地表示某种与之相关“成本”的实数的函数。

元学习技术

元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是将自动学习算法应用于机器学习实验的元数据上。现在的 AI 系统可以通过大量时间和经验从头学习一项复杂技能。但是,我们如果想使智能体掌握多种技能、适应多种环境,则不应该从头开始在每一个环境中训练每一项技能,而是需要智能体通过对以往经验的再利用来学习如何学习多项新任务,因此我们不应该独立地训练每一个新任务。这种学习如何学习的方法,又叫元学习(meta-learning),是通往可持续学习多项新任务的多面智能体的必经之路。

映射技术

映射指的是具有某种特殊结构的函数,或泛指类函数思想的范畴论中的态射。 逻辑和图论中也有一些不太常规的用法。其数学定义为:两个非空集合A与B间存在着对应关系f,而且对于A中的每一个元素x,B中总有有唯一的一个元素y与它对应,就这种对应为从A到B的映射,记作f:A→B。其中,y称为元素x在映射f下的象,记作:y=f(x)。x称为y关于映射f的原象*。*集合A中所有元素的象的集合称为映射f的值域,记作f(A)。同样的,在机器学习中,映射就是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

压缩感知技术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也被称为压缩采样(Compressive sampling)或稀疏采样(Sparse sampling),是一种寻找欠定线性系统的稀疏解的技术。压缩感知被应用于电子工程尤其是信号处理中,用于获取和重构稀疏或可压缩的信号。这个方法利用讯号稀疏的特性,相较于奈奎斯特理论,得以从较少的测量值还原出原来整个欲得知的讯号。核磁共振就是一个可能使用此方法的应用。这一方法至少已经存在了四十年,由于David Donoho、Emmanuel Candès和陶哲轩的工作,最近这个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为了因应即将来临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压缩感知技术也被大量应用在无线通讯系统之中,获得了大量的关注以及研究。

深度神经网络技术

深度神经网络(DNN)是深度学习的一种框架,它是一种具备至少一个隐层的神经网络。与浅层神经网络类似,深度神经网络也能够为复杂非线性系统提供建模,但多出的层次为模型提供了更高的抽象层次,因而提高了模型的能力。

量化技术

深度学习中的量化是指,用低位宽数字的神经网络近似使用了浮点数的神经网络的过程。

推荐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