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苏菁加入大众地平线合资公司
10月24日,有媒体报道称,前华为高管苏菁已加入大众和地平线合资公司,或担任某项技术负责人。对此,大众方面回应称:暂无可提供的官方信息。
据了解,苏菁曾在华为海思芯片工作,并参与开发了华为达芬奇AI芯片架构。2019年,华为成立汽车业务BU,苏菁担任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负责带领自动驾驶系统方案ADS团队。
此前,苏菁还发表过一些有争议的言论。例如去年,苏菁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谈及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时表示,当机器和人类共生,就一定会造成事故率,讲难听点是「杀人」。不久之后,苏菁因此被免职,进入到内部「战略预备队」待命。
前不久,大众CARIAD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据悉,大众计划为本次合作投资约24亿欧元(约186亿元),将在合资企业中持有60%的股份。该交易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合资公司人选方面,大众CARIAD将任命CEO,地平线任命CTO。
特斯拉在华降价
10月24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即日起,将对旗下中国大陆地区在售的Model 3及Model Y售价进行调价。
大致来看,Model 3后驱版本由27.99万元降至26.59万元,高性能版36.79万元降至34.99万元,降价幅度在1.4万元-1.8万元。
而Model Y后驱版从31.69万元降至28.89万元,直降2.8万元;长续航版降至35.79万元,高性能版降至39.79万元。
据悉,2022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享受补贴。
此外,特斯拉方面强调,2022年10月24日之后新价格的订单为支付价,不可同享保险补贴优惠。
宁德时代在美建厂计划或有变
10月21日,据外媒报道称,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已经放缓了在北美投资电池厂的计划,原因是担心美国对电池材料采购来源的新规定将推高成本。对此报道,宁德时代并未立即置评。
多年来,宁德时代一直考虑在北美建立一家电池厂,以为特斯拉和福特等客户供货。随着LG新能源(LGES)、三星SDI和松下控股等竞争对手均先后与汽车制造商签订了在美国建立电池厂的协议,这一计划似乎更加迫切。
宁德时代的转变则是汽车制造商或主要供应商因美国《降低通胀法案》而重新考虑投资的首个案例。据悉,宁德时代虽将北美视为业务增长的一个关键市场,但美国对电池材料采购的新规定拖累了该公司的投资计划。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即使美国政府为宁德时代在当地建厂提供补贴,新规也将使宁德时代在美国制造电池的成本高于从中国运输电池的水平。
目前尚不清楚宁德时代对北美的投资会推迟多长时间,也不清楚该公司是否会对其投资方式进行其他调整,以缩小成本差距。
宝马增加德国工厂电池生产
10月20日,宝马宣布其德国莱比锡制造基地将在2024年前增加八条生产线,以增加电池产能。
具体来看,未来一年里,该工厂将新增一条电池模组生产线和五条电池涂层生产线;随后,将有两条新的高压电池组装线将在2024年投产。
从2020年到2024年底,宝马将投资超过8亿欧元在莱比锡建立电池组件生产线。未来,该工厂的电池组件生产设施的面积将为约15万平方米。
目前,莱比锡工厂已有700多名生产人员从事电池组件生产,而这一数字到2024年将增加到1000多。
就在同一天,宝马还宣布莱比锡工厂将成为该集团第一个测试新燃烧器技术的工厂。据悉,该技术可以使用天然气,也可以使用绿色氢气。
宝马指出,该系统与Saacke燃烧技术公司共同开发,特殊之处在于可以使用氢气(H2)、甲烷(CH4)或两者的混合物,并且可以在运行中切换燃料。起初,该系统将进行试运行。
Stellantis CEO呼吁欧盟提高进口关税
10月19日,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向欧洲出口汽车时,应该支付与欧洲车企向中国出口汽车时相同的关税。
唐唯实指出,目前,中国品牌向欧盟出口汽车必须支付10%的关税,而欧洲车企向中国出口欧洲制造的汽车时必须支付15%到25%的关税。
当前,比亚迪、上汽集团旗下名爵、长城和极星等中国品牌逐渐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根据欧洲团体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品牌正在欧洲电动车市场占据5%的份额。
唐唯实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进军欧洲的最初阶段可能会亏本销售汽车。唐唯实还称,他向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了这一问题,并称马克龙对此表示理解,「我们虽然欢迎中国车企进军欧洲,但前提是必须在同样的规则下与我们竞争。」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10月16日周日呼吁对电动汽车补贴进行改革,以更好地保护欧洲汽车制造商免受外部竞争的冲击。马克龙的回应不仅针对欧洲和中国之间的关税不平衡,还针对美国最近提出的仅对在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实行税收抵免的政策。
特斯拉FSD今年无法获批
10月20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特斯拉高级驾驶辅助软件将不会在2022年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这一言论表明该公司还无法让当局相信其汽车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行驶。
特斯拉正出售一款名为「完全自动驾驶(FSD)」的自动驾驶套件。这款套件是对其标准Autopilot功能的补充,使汽车能够在不需要驾驶员干预的情况下在车道内驾驶、加速和刹车。
然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仍然需要在驾驶员的监控下驾驶,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则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马斯克在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所有北美FSD用户将在今年年底获得升级版本。但他补充称,尽管搭载FSD的特斯拉汽车还没有准备好无人驾驶,但驾驶员需要接管控制的时候将很少。
马斯克还表示,特斯拉希望在2023年向监管部门提供一份更新的报告,以表明其完全自动驾驶车辆比人工驾驶安全得多。
然而,一些分析人士表示,鉴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复杂性,特斯拉主要的问题不是监管机构,而是软件本身。南卡罗莱纳大学法学教授Bryant Walker Smith指出,「特斯拉最大的障碍在于技术,不在于技术是否获批。」
Waymo将在洛杉矶运营Robotaxi
10月19日,据外媒报道,Alphabet旗下的Waymo计划将其Robotaxi服务扩展到洛杉矶,该城市将成为Waymo第三个提供自动驾驶打车服务的地区。
当地员工将率先尝试Robotaxi服务,然后「受信测试人员」将开始体验此服务,最后再向公众提供无人驾驶的付费服务。在此之前,该公司已经开始在凤凰城郊区向公众提供此服务,此外还在旧金山市区展开了高级测试。
尽管Robotaxi服务成为主流还很遥远,但是此类服务正逐渐出现在美国城市中。Waymo首席产品官Saswat Panigrahi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该公司已经为其服务定价,以便与其他打车公司竞争。
他补充说,该业务的利润率正在提高,部分原因是该公司最新一代技术中的传感器成本降低了。Panigrahi透露,该公司在新市场推出前需要进行的额外测试量也在下降。
至于Waymo将于何时在洛杉矶开始提供此服务,该公司发言人称:「现在我们还没有可对外公布的时间表。绘图和数据收集过程已经开始,我们将把这些放在质控测试中,用来指导车辆进行模拟,并在现实世界中驾驶,这是未来几个月需要开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