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隐私计算2022:“三种共识”与“四种展望”

图片

大家的关系如同连理之木,这是一个“生态塘”,而并非“角斗场”,大家都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位,共建生态,共生共赢。


作者|黎燕微


编辑|龚晨霞

 “2022年是隐私计算行业发展拐点来临之年。”洞见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姚明在2022年2月26日召开的WAIC上海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隐私计算Workshop上如是说道。

他表示,目前隐私计算产业市场已经达成既要数据流通又要隐私安全的监管共识、多元实现路径并存的技术共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垂直场景运营的市场共识。在此之下,隐私计算会在2022年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三种共识”:2022年隐私计算行业发展拐点来临

市场上曾存在着这样的观点——2020年是隐私计算的技术元年,2021年则是隐私计算的商业化试点元年。那么,在2022年,隐私计算行业的发展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作为隐私计算行业的“先行者”洞见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姚明给出了他的答案:“2022年是隐私计算行业发展拐点来临之年。” 

“拐点说”并非空口无凭,趋势拐点其实早已有先行预兆。 

首先是政策的风向。一方面国家关于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频出。姚明表示,从2020年到去年底,《民法典》《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对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作出了非常严格的规范和要求,监管意识加强。 

另一方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对外公布后,“数据”便被提高到了“新型的生产要素”地位。而隐私计算作为一种更够更好地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应用、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技术更是受到了政策的明确肯定与支持。 

在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便提到要探索“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拓展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等具体任务。央行、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等部门亦在各类规划、实施方案、试点建议中明确提到了利用隐私计算作为数据要素流通的试点交易规范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顶层设计的出台,无疑将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加速开放。在既要数据流通,又要隐私安全的监管共识下,市场对隐私计算技术等应用需求将有所提升。 

其次,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姚明表示,隐私计算市场并非呈现出一种“狼多肉少”的竞争形态。目前隐私计算的应用主要覆盖在政务、金融及通信领域,“2021年整个隐私计算基础设施的公开招投标市场有上百个,除却政务、金融及通信领域,我们能够欣喜地看到:医疗、能源、支付、监管等其他领域都有关于隐私计算的平台建设招投标和隐私计算技术服务的招投标。” 

目前,洞见科技便已连续中标北京银行“隐私计算平台建设”、招商银行“隐私计算平台互联互通”、中国人寿“隐私计算平台建设”、中国移动集成公司“隐私计算平台建设”等大型机构项目,在政务、金融、通信等领域落地了大量隐私计算行业解决方案,深耕具体场景下数据价值的安全释放和数据智能的合规应用。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垂直场景运营的深入,未来,隐私计算技术将在更多的行业领域中落地开花。 

最后,是技术应用的迭代创新。正如洞见科技CTO何浩所言,发展到现在,隐私计算技术已远不像刚诞生时那样泾渭分明,而是多条技术路径齐演进。现阶段MPC、TEE与联邦学习三种技术三足鼎立,并且商用化进程领先。而在实际落地商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单一路径技术的模式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多种技术的融合应用已成为了当下趋势,各家厂商也已达成多元技术实现路径并行的技术共识。 

当政策的风口吹来,伴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落地,数据的生产力得以被充分放大,人们相信隐私计算行业将从供给拉动转向需求拉动,在2022年亦将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四种展望”:关乎技术、关乎应用

立足当下,隐私计算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放眼未来,其又该走向何方? 

在隐私计算Workshop上,洞见科技CTO何浩给出了洞见科技的一些思索与展望。 

首先是技术层面,第一是安全。隐私计算厂商在刚接触各类企业客户之时,都会迎来一个重复了千万次的“灵魂拷问”:“隐私计算安不安全?”何浩讲到,安全本身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除却算法的安全之外,还包括传统信息系统的安全、网络安全等,仅涉及到算法安全的层次来讲的话,首先需要下一个定义——“没有绝对的安全”,即安全都是有前提假设的,首要是在安全性假设的框架中探讨算法的安全性,其次再去看这个安全性假设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场景需求。“如果这个假设是理论可行,但无法在实际场景中落地,那么便没有意义。”他强调。 

隐私计算技术平台的发展从一开始选择搭建底层密码学框架到系统平台的功能完备,再到优化计算效率,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回归初心”。何浩表示,“我们现在回过头去重新思考我们最初要做什么事情,要做的是保护客户的数据隐私安全,接下来就需要去进行更安全、更可信的算法迭代。”

第二是“互联互通”,现阶段隐私计算厂商的平台大多为异构闭源平台,技术实现原理差异较大,造成跨平台无法互联互通,隐私计算原本连接的“数据孤岛”便又会演变成“计算孤岛”,因此,互联互通成为连接不同隐私计算平台“计算孤岛”的技术最优解。 

在2021年6月,洞见科技与蚂蚁集团、锘崴科技三方实现了业内首个多方异构隐私计算平台之间完全对等的算法协议互通。但现阶段的互联互通更偏向于算法层面的算法协议互通,未来,洞见科技希望能够做到更加“原语化”的互联互通。“目前洞见科技已经完成了技术原型的设计和论证,正在加入到互联互通标准规范当中。”何浩说道。

图片

(图源洞见科技)

其次便是在应用层面。何浩表示,“在过去两年,不同的隐私计算厂商都做了很多自己平台的研究或功能的实现,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来讲,今年需要的是提供数据和场景的连接,更需要的是一个底座,而不是一个单一厂商的平台。因为不同的企业可能用的不同厂商的平台,所以对于应用的企业来讲,它需要一套互联互通技术底座,这个底座就像一个插线板一样,上面能集成不同厂商的算法引擎、兼容不同场景化的算法插件。”

他认为,这个底座首先要集成自有的隐私计算算法引擎,比如:洞见科技的MPC算法引擎和FL算法引擎,同时还可以集成其他厂商的算法引擎(仅包含算法引擎这一层)以及不同厂商的算法插件。除了算法能力的集成之外,还提供两层的兼容,在下层会提供一个统一的存储和计算框架的兼容,在上层为客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系统交互界面。这样,形成一个更兼容、更开放的技术底座,为客户带来更高效、更便捷的业务体验。 

此外,在隐私计算业务生态方面,将会形成一张更广域的数据智能流通网络。何浩表示,伴随着在市场上部署的隐私计算节点的增多,基于互联互通技术和开放底座技术,设想它最终会实现一张计算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面有数据的提供者、数据的应用者,还会有像洞见科技一样的技术平台提供方以及仅提供算法能力、建模咨询能力的合作方。“我们构想未来应该是由更多的参与方来构成一张更广域的数据智能流通网络,共同让数据的价值安全释放。”他强调。


写在最后

洞见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姚明告诉朋湖网,目前隐私计算整体仍处于一个“市场教育”阶段,洞见科技会坚持深耕金融、政务、医疗等场景的行业应用,足履实地,相信口碑效应的传递。

同时,他表示,隐私计算市场是一个多层级、多领域的市场,有硬件层面也有基础软件层面的厂商,应用层也有提供不同性质服务的厂商。“大家的角色如同连理之木,这是一个“生态塘”,而并非“角斗场”,大家都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位,共建生态,共生共赢。”

产业
1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