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比亚迪同比大涨231%的背后,技术+品牌的「双轮驱动」

尽管王传福在对媒体作总结时表示:「比亚迪2021年发展是大运气」。但其实谁都知道现在的汽车市场没什么「运气」可左右结果。

度过疫情最艰难阶段,初步恢复市场秩序的2021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正在向好。乘联会判断,国内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可达2009万辆,同比提升4.1%。在此之中,新能源市场的持续走高,成为了填平燃油车负增长,拉动整体销量向上的关键。

在销量榜中,特斯拉和国内新势力品牌显然因其话题性备受关注,可更难被忽视的品牌还是属于一家传统车企:比亚迪的销量从2021年5月起,每月稳定大幅增长,而全年乘用车全系销量则达到了7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销售59.37万辆。而相对起来,新势力品牌TOP6年销量加起来为43.7万辆,而特斯拉年销量约为45万辆。

如果你认为这样的数据没有可比性,那么也可以对比一下传统车企数据:2021年,广汽埃安的销量为12.36万辆,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车销量为13.69万辆。

比亚迪在新能源产品上入局早、积淀深,但这也是其他多家传统车企同样具备的特点。可为何比亚迪能与对手拉开那么大的距离,创造全球罕见的同比增速,值得细细研究。

从比亚迪今年的种种动态其实不难看出,它面对时刻变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局势,启动了「双轮」策略:一边是前瞻性自主技术研发,一边是以产品提升品牌高度。就此,双轮叠加前行,转速越来越快,轨迹愈发平稳,成效也已明显可见。

用过硬技术「贴身肉搏」

自去年7月在新能源细分市场超越特斯拉以来,比亚迪再次成为各大机构的焦点,不但普遍预测给出2022年再度翻倍的130万-140万辆预期,花旗银行更是放言比亚迪将在2023年超越特斯拉全球销量。

或许今年大家对于比亚迪接连创下新高、月销轻松破万的信息已感到不再新鲜,但如果看一下「同比增长231.6%」这样的数字,就能直观体会到比亚迪阶段性成果的来之不易。

这一年,再度高速释放的市场需求,给新能源车企带来了重新洗牌的机会。而实现「双轮驱动」的比亚迪,则成为了这一年的赢家。

相比最初自由发展、轻易拓展蓝海市场的阶段,如今在技术、产品谱系的不断完善下,新能源车企正在回归统一赛道,面临一致的评判标准。而位于头部的企业,更是在贴身肉搏。

以往,造车新势力主打创新、智能和服务,传统车企擅长整车制造和供应链整合经验,各自有着不同的目标群体。但从2020年开始,传统车企开始集中发力,例如比亚迪于当年4月份发布的刀片电池,以及由此实现的无模组电池包,直接让比亚迪与技术二字牢牢绑定。

这一道「技术巨轮」,在2021年明显越转越快

「我们一直在思考,未来会不会有新的危机,如何掌握更多的技术,如何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王传福曾对媒体这样表示。也正因如此,比亚迪要做的不光是迎合智能化潮流,而是必须领先智能化趋势。

2021年,比亚迪再度放出大招——于9月份发布e平台3.0。该平台将传统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整合成为域控制架构,规划出智能动力域、智能车控域、智能座舱域和智能驾驶域四大域控。

域控制器不仅是当前车企竞相角逐的制高点,也是汽车智能化、FOTA、自动驾驶、V2X的必要路径。据比亚迪透露,智能动力域已搭载至在售的海豚车型上,智能座舱域、智能车控域当时也已实现量产。

此外,e平台3.0的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还打破了传统热泵只能与外界空气换热的局限,实现-30℃到60℃的宽域工作温度,将冬季续航里程最大提升20%。这项技术目前仅有特斯拉和比亚迪能够做到。

在过去很长时间中,调研和投资机构都普遍认为,起步、调头较慢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智能化方面处于薄弱地位。但如今,比亚迪已通过「技术巨轮」的正向转动,为传统车企作出了表率,并根据市场反响给出了直观答卷。

DM-i:绝不含糊的「过渡方案」

得益于电动化技术的成熟,比亚迪铺至全系车型的刀片电池,给其产品带来了竞品难以比拟的优势。但就现阶段来说,被当作主流趋势的纯电动汽车,绝非当下的万全解决方案。一方面,在中国汽车市场2000万的量级之下,虽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幅提升,销量突破300万辆,但仍然不是市场的主流。

对于更多观念介于「尝鲜」和「观望」的消费者来说,目前的有效过渡方案,显然是混合动力车型。

去年,比亚迪在燃油、插混和纯电三线并行、销售73万辆新车的情况下,仍能将客单价从两年前的13.52万元,拉高到15.17万元。

究其背景,是由于此前受制于插混车型单一化、亏电后燃油经济性不佳等因素,市场主要依靠政策驱动销量,大量私人需求被隐藏。但随着比亚迪DM-i技术推出,这部分需求已被重新释放。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的数据,在去年的私人插混市场中,比亚迪不仅在主力城市全面领先,还在非限购的大中小城市及乡县占有一席之地:秦PLUS、宋PLUS插混版也达到了14%-19%的同比增幅,表现尤为显眼。

DM-i是比亚迪在去年1月发布的最新混动技术,通过EHS机电耦合单元,可实现驱动电机和发动机的串联或并联驱动。与此前注重动力表现的DM-P混动系统相比,DM-i还有一大重点是节油,配备了一款全新的混动专用1.5L自吸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4%,具有15.5:1的超高压缩比。

公开数据显示,比亚迪秦PLUS DM-i动力版本满电时的综合油耗是1.3L/100km,亏电状况下是3.8L/100km。即使亏电数据也能与丰田、本田的HEV车型相比,这也是比亚迪DM-i在非限购城市表现持续拉升的原因。

根据比亚迪公布的销量信息,2021年EV和DM车型销量分别达到32.1万辆和27.3万辆,同比增长144.9%、467.6%。其中,DM-i车型去年还受到产能限制,平均交付时间一度达到3.5个月。

在太原50万套/年的DM-i新增生产线启动后,DM-i的真实需求才开始逐步释放。12月,EV和DM车型的销量已经非常接近,分别达到4.8万辆和4.5万辆。

一款旗舰车的使命与丰功

「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王传福的这一观点,正代表了比亚迪的战略路线。而「智能化」早已成为高端化的必需要素,与品牌形象息息相关。这其中的关联,正代表了比亚迪「双轮」驱动的另一巨轮——以产品提升品牌

2021年8月,比亚迪推出了5G丹拿智能音乐座舱。该座舱包含5G速联、HiFi级定制丹拿音响、DiLink 4.0(5G)、双频定位导航四大技术。据比亚迪相关工程师介绍,这套配置的设计成本非常高,仅开模就花去大几十万,另外还有软硬件技术升级和丹拿音响系统方面的大量硬成本。

比亚迪之所以针对汉的智能座舱如此下本,要从这款车的定位、使命和市场表现说起。

2020年7月上市的纯电动中大型轿车比亚迪汉,补贴后售价达到20.98万-27.95万元,冲击自主品牌新能源轿车天花板。到了2021年,比亚迪汉一直维持火热态势,全年销量超11.7万辆,共有6次月销破万,稳居中国品牌中大型轿车销量榜首。

作为一款成交均价超过25万的中高端车型,比亚迪汉成为国内唯一能与BBA正面竞争的车型。

「品牌高端化」的巨轮,自从汉上市以来,转速迅速加快。至此,以技术为后驱,豪华产品力为前驱,比亚迪在市场上的奔速让对手只看到一溜烟。

对于比亚迪而言,汉已经被立下了带领品牌冲向高端化的必达目标,而且不容失败。在过去,20万元已经是中国品牌轿车天花板。即使有冲上去的车型,也难以长期扎根,更不用说反哺品牌。

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情况是,近两年走先锋路线的造车新势力,依靠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确实做到了一定程度的换道超车,将部分产品推向高位。但这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消费者是在购买稀缺性的「独家」技术,不是为品牌或产品买单。

当然,有着高端化野心的比亚迪不会选择这种路线。虽然汉的刀片电池、IGBT、碳化硅等技术可能还更有噱头,但比亚迪从始至终都未想要售卖稀缺性。其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反而在向豪华倾斜。这样的目标很明确,比亚迪是要将汉打造成一款真正高端车。

最终比亚迪汉拿出的数据,也绝对能够承载这一想法。在艾格设计追随功能的要求下,汉做到了在售轿车里第三低的0.233Cd风阻系数,车速提升至国内最高限速120km/h时,还能将噪音控制在62.5分贝,这在豪华车型里也很难见到。

此外,比亚迪汉的用料和配置,也在超越传统20万级豪华的默认标准。矩阵大灯、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等配置一样不少,车内所见几乎都是真皮与实木,而且没有任何堆砌痕迹,真正将艺术和豪华结合在一起。

在此之前,这些都是BBA最擅长的领域。即使是领军造车新势力的特斯拉销量和市值不断突破,但鲜少有人将它们的产品放在一起。只有比亚迪汉主动让自己回到传统赛道,甚至在这些方面立下高于BBA的指标,才做到了与老牌豪华车企正面对抗。

比亚迪看似将汉放在了最艰难的一条道路上,但成功之后的收益也是令人欣喜的。随着汉不断扩大市场、连续月销破万,比亚迪品牌高端化的速度肉眼可见,这不是销量、市值能够换来的。

通过这种方式,比亚迪成功加速旋转「高端化」巨轮,将自己注重走量市场、理工男的品牌形象扭转,开始向豪华地位演进。同时,汉也在随着重回传统赛道的比亚迪,进入基盘更大的主流市场,同时争抢燃油和新能源的潜在意向用户。

写在最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显示,去年国内新能源车私人需求逐步走强,随着中档和入门级自主新能源车逐步崛起,新能源市场仍将呈现全面高增长。同时,乘联会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和主流合资品牌的渗透率差距又被进一步拉开,前者已经达到了37.4%,而后者仅有3.6%。

在此背景下,现在的比亚迪已经依靠王朝系列、海洋网,实现高端化和走量两头兼顾的产品布局。DM-i车型的加入,更是与EV和DM-p互补,提前挖掘非限购城市的用车需求,加快电动化的转型。

「比亚迪的海洋系列及新的混动车型将在2022年上市,其定价还低于特斯拉,在销量表现上具有更高的潜力。」美股分析师爱德卡森近期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而支撑这种判断的,除了新车上市,更重要的还是上述的「双轮」战略。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端和市场端都面临无数的路口,只要选错一条,可能就会丧失几年的付出。就像王传福所说的:「好的方向、好的战略要精准,唯有抓住方向,才能少走弯路,快速到达终点。」如今看来,比亚迪的「双轮」正带动其驶向正确的路径。能够验证这一判断的,将会是今年的汽车市场。

产业比亚迪汽车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