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5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及海致科技联合发起的「克至难,图智远」海致高性能图计算院士专家工作站在京召开筹备启动仪式,郑纬民教授将出任海致首席科学家。同时,海致科技还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签署了合作技术开发协议。
海致高性能图计算院士专家工作站筹备启动仪式,左为武永卫教授、中为郑纬民教授,右为海致科技合伙人、总裁杨娟。
海致高性能图计算院士专家工作站聚合领域顶尖人才,向最前沿的技术发起总攻,致力于在高性能图计算这一领域占领制高点,打造世界一流的图数据库,培育世界级的图计算领域软硬件生态体系。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超算领域专家、清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郑纬民首先发表了主题为《高性能图计算——中美科技竞争新的战略制高点》的演讲。接着,海致科技合伙人、总裁杨娟介绍了海致科技的企业概况以及知识图谱技术的诸多应用场景。最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武永卫教授发布了高性能图计算专家工作站工作规划。
郑纬民:现在布局高性能图计算恰逢其时
这位75岁高龄但精神矍铄的老专家科普了高性能计算与图计算这两个紧密相连的领域。他表示,随着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不断地对中国的基础技术发出断供威胁,形成了「卡脖子」难题,「布局高性能图计算恰逢其时」。
首先,高性能计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涵盖领域包括天气预报、黑洞、蛋白质分析、燃烧、战斗机、高速磁悬浮、高层建筑等。此外,高性能计算是世界科技竞争制高点,中日美在该领域竞争激烈。
其次,图计算是大数据分析的最好方法,但主流大数据系统存在不足,这导致图计算只能分析小数据,对大数据不能算或算得慢,因而探究大图计算系统非常有必要。其中的主要元素——图广泛存在,且规模增长迅速,如道路图、社交网络图、Web图以及脑/神经连接图等。图计算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包括电商虚假交易检测、金融风控等。
二者的交叉融合形成了高性能图计算——图的实时或交互处理。高性能图计算是大数据和AI的核心技术,应用有待进一步发展。未来,高性能图计算市场巨大,如图数据库市场和图分析市场。
高性能图计算牵扯计算机产业的整个产业链,是计算机技术的集大成者:在硬件方面,高性能图计算离不开芯片、高性能服务器以及大规模集群的支撑;在软件方面,又涉及数据库系统、存储系统、分布式计算框架,并与应用相结合,渗透到众多的应用领域和行业,成为牵动未来整个IT计算形态和产业变迁的关键推动力。因此,高性能图计算也成为了全球科技竞争新的战略制高点。
虽然高性能计算和图计算技术在我国虽已发展多时,但现有的解决方案尚不能满足复杂类型的操作需求,尚未实现软硬通融,还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市场亟待开拓。
因此,由于高性能图计算的战略前沿性和全局拉动作用,郑院士认为,现在布局高性能图计算就相当于抓住了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其影响不可估量。
产学结合,海致科技致力于丰富图计算应用场景
海致科技是国内图计算方向的领先企业,是企业知识图谱开创者,公司大数据、图计算技术和模型产品在金融、公安、能源、交通等各个行业均得到广泛应用,在反欺诈、反洗钱、警情侦破、重大活动安保、电力设备故障智能诊断等多个业务领域释放巨大价值。
会上,海致科技合伙人、总裁杨娟首先介绍了海致科技知识图谱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企业客户营销、企业客户风控、金融市场投研与监测等,并分享了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知识图谱分析平台的应用。
接着,她又一一介绍了公安、城市运营、智能电网管理优化以及疫情防控等领域知识图谱的应用。特别地,在2020年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海致科技是国内最早开始支撑各地开展数字化防疫的企业之一,奔赴一线,从疫情爆发最为严重的武汉起步,先后在湖北、北京、上海、湖南、广东、江西、新疆等十几个省240多个市县,搭建数字化防疫模型,发挥「智能中枢 决策大脑」的角色。
关于此次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并邀请郑纬民院士出任海致科技首席科学家,杨娟表示:「在郑纬民院士的指导之下,我们将打造从硬件到软件,再到行业应用服务的一整套高性能图计算的生态体系以及产业集群,构建中国高性能图计算的核心产业基地。」
最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武永卫教授发布了高性能图计算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规划,拟打造「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自主可控的国际一流图技术产品体系和应用生态环境,实现从技术到产业的全面突破性发展。
筹备启动海致高性能图计算院士专家工作站,对于缩小与国际的差距,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赢得先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应对「卡脖子」难题的一项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