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上线全新算法与产业链市场,虹软开放平台开启技术开放+产业生态新阶段

当前,行业对于视觉AI的关注焦点,已经从前沿技术转向了产业生态,这也意味着视觉AI的规模化落地已经找到了切实可行路径。5月21日,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因AI而生,产业共赢”生态融合大会以线上直播形式与广大开发者见面。会议现场,虹软开放平台不仅发布了多项适用于细分场景的全新算法,此外,旨在高效直联供需双方的产业链市场也正式上线。

同时,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开源开放推进组组长庄越挺也线上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与虹软技术专家及平台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剖析了行业落地趋势,展示了虹软开放平台产业赋能成果及未来方向。

【坚守技术赋能:平台用户已超15万,赋能终端2500万+】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正日益成为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虹软视觉开放平台自上线以来,始终以免费、离线算法赋能广大开发者,致力于降低视觉AI的应用门槛,开放人脸识别、活体检测、年龄检测、性别检测等算法能力。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在分析行业趋势时表示,技术开放是促进AI普惠化应用的关键,他肯定了虹软开放平台发挥的作用:“随着数字经济建设在各领域的深度发展,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帮助更多的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开源开放推进组组长庄越挺也赞同了这一观点,他表示,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的开放仍是未来发展核心,高校、研究机构及社会组织都应该切实投入,同时聚焦应用场景落地这一发展抓手。他很高兴看到虹软开放平台聚集了大量开发者,切实促进了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

截至2020年5月21日,虹软视觉开放平台服务的中小企业及开发者已经超过15万,遍及全国超400余座城市,赋能超百个细分行业,终端设备激活总数超过2500万台,从社区智能门禁到酒店人证核验,从校园电子班牌到工地实名制考勤……虹软视觉开放平台所提供的算法支持不仅加速了视觉AI与实体产业融合,也让前沿科技在日常中散发别样温暖。

大会上,虹软视觉开放平台负责人张凌斌也分享了虹软开放平台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我们希望以技术赋能的方式,让人工智能算法像白米饭一样易得易用,并帮助每一位开发者,掌握 AI 能力,帮助更多的 AI 创新企业获得成功。”

为此,虹软视觉开放平台还建设了全方位的开发者培训与技术支持体系,包括产品Demo、技术公开课体系、建设开发者社区并提供工单服务等等,助力各行各业培养视觉AI的应用人才。

【发布全新算法,助力开发者拓展细分场景】

在开发者及中小企业的广泛应用之下,视觉AI的落地产品正全面开花,而不同行业、不同业务场景也对算法提出了更细分化的需求。因此在本次大会上,虹软视觉开放平台正式发布了ArcFacePro、ArcFaceS两款适用于更多领域的人脸识别算法,并针对大面积遮挡情况下的人脸识别做了深度优化,进一步提升算法鲁棒性。

据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产品总监徐科介绍,在实际商业化应用中为了满足更好的产品性能及用户体验,往往会对算法提出更高的要求。ArcFacePro凭借其更优性能与更丰富的算法能力回应了这一诉求,尤其是新增的图像质量检测功能,能够有效过滤人脸图像模糊、大角度、严重光线污染等低质量图片,大大提高识别效率。针对活体检测,也做了进一步优化,更好的兼容市面主流摄像头模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在复杂光线环境下的视频、照片、面具的防攻击能力,即使在室外逆光、强光等复杂光线下,也有上佳效果。

ArcFaceS则适用于APP等大量激活设备的应用场景,并基于相应场景优化了人脸检测、人脸跟踪、人脸属性、RGB活体检测等多项能力。此外,针对近期使用时,常常遇到的人脸大面积遮挡识别难题,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也升级了原有算法模型,提升了人脸可见区域权重,在局部特征增强方面设计了相应策略,哪怕遮挡面部也能一“眼”识别。

【加速生态成熟,产业链市场对接上下游供需】

除了技术赋能,视觉AI的规模化商用也离不开产业生态的支撑。但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供应链条长、供需信息复杂而不对称等困境,是必须面对难题。

当前,围绕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已经形成了一条聚集系统集成商、行业解决方案商、应用开发者、硬件模组供应商的产业生态链。基于这些产业资源的积累,虹软视觉开放平台正式推出了产业链市场,以此实现行业上下游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与高效匹配。一方面加速产品落地周期,另一方面也充分带动全产业的市场发展,并重新定义了“AI技术开放+产业生态”的平台赋能新模式。

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产品总监徐科介绍,在产业链市场中,需求方可以快速获得摄像头模组、开发板、整机等硬件资源以及智慧校园、智慧酒店、智慧旅游等行业解决方案资源。同样,通过该市场,上下游供应商可以获得丰富客户渠道及海量订单,并不断扩大的品牌影响力。

前海金顺总经理华建新和杭州乐舜信科总经理崔新波作为首批入驻产业链市场的企业代表参与了本次大会。他们表示,由于产业链较长,过去我们无法直面开发者的需求。产业链市场的上线让他们走向了台前,这是虹软开放平台的一小步,但对于整机模组厂商的未来发展而言,是极其关键的一大步。

当下,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赋能平台,逐渐培育出视觉AI的商业生态系统,不断打破技术壁垒,扩大产业边界,让更多开发者能够享受技术红利,与产业链伙伴实现生态共赢。未来,“技术开放+产业生态”的赋能模式,非常值得期待。

产业虹软人脸识别
相关数据
权重技术

线性模型中特征的系数,或深度网络中的边。训练线性模型的目标是确定每个特征的理想权重。如果权重为 0,则相应的特征对模型来说没有任何贡献。

人工智能技术

在学术研究领域,人工智能通常指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最优的可能结果的智能体(intelligent agent)

人脸识别技术

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人脸识别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它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

提升算法技术

Boosting是一种主要用于减少偏差的机器学习集成元算法,也是监督学习的一个变化,是一种将弱学习器转换为强学习器的机器学习算法家族。 Boosting是基于Kearns和Valiant(1988,1989)提出的问题:一组弱学习器能创造一个强大的学习器吗?一个弱的学习器被定义为一个分类器,它与真实的分类只有轻微的相关性(它可以比随机猜测更好地标注示例)。相反,强大的学习器是一个与真实分类任意相关的分类器。

人脸检测技术

人脸检测(face detection)是一种在任意数字图像中找到人脸的位置和大小的计算机技术。它可以检测出面部特征,并忽略诸如建筑物、树木和身体等其他任何东西。有时候,人脸检测也负责找到面部的细微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的精细位置。

推荐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