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正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线上一群特别的「逆行者」。
无论是加速前期的疫情科研攻关,还是协助一线的疫情诊疗和现场防控,以及后端的信息化平台搭建,都已经出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身影,并且取得了实际效果。
机器之心特设「AI战疫专题报道」,跟踪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抗疫现场的最新进展及效果,聚焦人工智能工作者英勇抗疫故事。
我们正在寻找AI战疫中优秀的人工智能公司和应用案例,欢迎提供报道线索,请联系houdijing@jiqizhixin.com。
今天是该系列的第八篇之《美团无人车上路「送菜」首秀:从服务站到家门口的「冒险之旅」 | AI 战疫》。
疫情场景下,对于无人配送车来说,新增日常买菜以及避免人际接触的需求,美团无人车经过筛选,最终切入社区买菜配送场景。
这是美团首次在公开测试道路实际配送订单,但无人车却一点不「怯场」——从美团买菜顺义服务站点出发,主动避障行人、识别红绿灯……4-5 公里之后到达住户门口,点到点配送的背后是美团精确到楼门户的定位能力。
疫情终将结束,而对于美团来讲,它的无人配送版图才刚刚展开。
经过此次疫情练兵场,无人车在买药、送餐、闪购等业务上的应用也指日可待,未来 1-2 年里,美团希望无人车实现小范围片区化、规模化的运营能力。
撰文 | 凡雪
编辑 | 四月
疫情期间,停在路旁的私家车,整齐一排,长时间闲置让它的挡风玻璃、车顶上旋落着几片枯黄树叶,街道十分冷清,偶尔有几个送餐的外卖小哥急匆匆驶过,平常吸人眼球的无人配送车这时也失去「观众」,人们朝它瞥完一眼后,又继续赶路。
说无人配送车吸人眼球倒不是因为它是新事物,早在 2016 年 9 月,京东就已对外宣布,由其自主研发的中国首辆无人配送车进入道路测试阶段,此后,包括阿里菜鸟、美团、智行者、行深智能、中云智车、一清创新、驭势科技等公司都开始布局无人配送车项目。
发展至今,由于末端配送对用户量特别敏感,只有用户高度密集,才有赢利的可能性,用户数量少,无人车成本费都很难收回。美团无人配送部总经理夏华夏曾提过,市面上大部分小型无人车成本约为 10 万元,中型无人车成本约为 20 万元,机器的配送成本平均下来,每单要达到 7-8 元才能持平。
这些都需要无人配送车尽快实现量产以及规模化运营。由于量产涉及到光学元件的校准问题,如果不通过复杂的自动化手段解决,几乎无法满足量产的产能和效率要求。
此外,现行法律法规暂无明确无人配送车属于「机器人」还是「机动车」,法规不支持「无人车辆」合法公开上路,但并不禁止机器人上路。
技术瓶颈和模糊的法律法规都成为制约无人配送车规模化运营的因素,因此,末端配送车应用场景仍聚焦在学校、小区、园区等较为封闭的场景。
而在此次疫情下,美团无人配送车也首次完成在公开道路配送实际订单,这在如今无人配送技术所处阶段下,无疑划下重要一笔。
一 72 小时紧急上线:公开测试道路的第一笔订单
周围一片漆黑,只剩下无人车和电脑屏幕发出微弱的光,微光将口罩留白的双眼显得更加专注,键盘敲击声和视频远程沟通在本就空旷的基地中格外清晰。
「是不是灯没开?」,团队中不知是谁终于反应了过来。
「嗒」,突然的灯光让大家都有点睁不开眼,回想刚刚的境况,纷纷半眯着眼笑。
测试基地与仓库并无区别,铺着绿皮的水泥地,高悬的几扇窗户,还有一台老旧的空调外机,而这正是美团设在顺义的自动驾驶基地,元宵节刚过,美团成员就在这开始了 72 小时的火速攻坚任务。
疫情期间,美团无人车支援团队在自动驾驶基地合照
任务就是通过无人配送车为顺义社区提供「无接触送菜」服务,如果留意顺义周边社区,会发现跟老年代步车一般大的无人车经常出没。
无人车黄黑两色,载着食材等日用品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车速比自行车稍快,骑快点便可以看清车身上的标语——「无接触,安心送」,「今日已消毒」……
美团无人车配送场景
这是美团针对社区买菜场景改装的无人配送车,大名「魔袋」,身高 156cm,体重 500kg,目前已在北京顺义 2-3 个社区及海淀区的部分园区落地,海淀区仍在调试部署中。
别看路上的「魔袋」悠哉游哉,气定神闲,这背后却是十余人团队加班加点的攻坚,从基地里车辆改装测试,到公路上熟悉配送路径,再到小区中协调接收商品事宜,从工程师到安全员再到骑手,团队攻坚的身影无处不在。
2 月 10 日,团队成员起了个大早,来到美团自动驾驶基地,基地周围融化的雪让空气都浸润了一层寒意,借着北京冬天的风,穿过墙壁缝隙,为无暖气的基地更添了一份阴冷,然而即使在低温下,紧张的车辆改装,代码调试却一刻从未停过,一个上午之后,团队成员额头常常渗出细密的汗珠。
到了中午,吃饭问题让身为无人车配送中心产品负责人的李达面露难色,基地周边小卖部、超市都没有营业,团队成员只好靠泡面支撑,掀开泡面盖吃了几口,在腾腾热气下,成员们敞开衣服,边吃边进行解决方案的头脑风暴。
经过改装,无人车门的尺寸和打开方式都变了,如今餐箱可以承载非标准且大重量的生鲜果蔬,打开方式上,不同于以往远程交互例如发送短信验证码,现在只需按住车门按钮,即可打开,方便用户取货。
无人车车门
目前,改装后的无人配送车续航能力大约在 100 公里,一次性最高能够配送 100kg 货物,在买菜场景下一次可配送 3-5 单。
解决车辆改装问题后,具体配送环节,用户接收商品也需要前置考虑。
疫情期间,小区基本实行封闭式管理,团队需要考虑各个小区具体情况完成配送,比如有的小区规定一律将商品放在物业办公室,有的小区门口有大棚,商品按不同住宅户进行区分存放。因此团队需要在前期或实际配送中不断与物业现场沟通细节,达成默契,以减少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
安全员在上述过程中至关重要,疫情之前,安全员的核心工作是完成路测任务,比较单一,但现在角色发生转换,除了每天不定时消毒无人车,安全员还需要在配送流程中与顾客沟通细节,应变能力在不断增强。
除了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美团还需提前考虑天气不好尤其下雨天场景下,无人配送的潜在隐患。
由于下雨天可见度较低,传感器可靠性下降,加之传感器以及整车的防水级别都不足以应对下雨场景,而对于远端调度中心来说,下雨天信号不好更是会造成调度系统的高延迟。
目前,根据下雨场景,美团已在未来的车型上布置好预案,适配更多场景。
二 从服务站到家门口:点到点配送能力
疫情生猛,宅家做饭经济又安全,打开美团买菜 APP,选好商品,预定时间区间送货,手指滑动之间,足不出户即能坐等食材上门。
下单之后,居民社区附近的「美团买菜」服务站点便忙活起来。
几百平的服务站供应蔬菜、水果、米面粮油等日用物资,工作人员根据订单情况进行拣单,将商品放入打包装进无人车,此后通过远程调度系统输入目的地,配送小车根据智能调度系统行驶到目的地。
美团买菜服务站点
据了解,远在望京的远程监控团队在无人车行驶过程中,会对车的地理位置以及计划行驶路线进行监控,以确保无人车能够正确且安全的行驶到目的地。
避障行人、识别红绿灯、错车刹车……经过约 4-5 公里的行驶路程,无人车载着物品进入既定小区,稳稳当当停在住户房门口,此时安全员通过远程监控视频看到小车抵达现状,便会电呼住户,确保顺利取餐。
此前,美团无人车针对室内、园区等封闭场景有较多测试,公开道路行驶经验并不多。
早在 2016 年 10 月,美团无人车配送的 W 项目组便已启动,2017 年提升为事业部,美团首席科学家夏华夏博士任部门总经理一职,无人配送部前期主要精力都在部署室内、园区等场景。
2018 年 9 月,美团无人配送车「小袋」在雄安新区投入试运营,实现园区和楼宇的各类配送工作;2019 年 11 月,美团运营主体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获得在北京市申领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试验用临时号牌的资格,这意味着美团能在北京合法地按照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路测。
雄安运营照片
虽然过去的几年里,公开道路行驶经验并不多,但在这 4-5 公里的路程中,真正让美团头疼的并非公开道路配送,而是小区内部行驶。
由于美团服务的小区,住户量级基本百级别,小区内部很大,而顺义的道路本就宽阔、空旷,在这种情况下,从小区的北门到南门,还需要经过一个红绿灯。
足够大的空间让精准定位住户门牌号成为头疼的来源,「比如在小区实际配送中,会发现高精地图没有标注 A 栋 01 住户,因此便不能规划前往该住户的行驶路线」,李达举了一个例子。
相对于小区门口的配送,楼门口的配送对末端场景地图构建和 POI(每个 POI 包含四方面信息,名称、类别、坐标、分类,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一个 POI 可以是一栋房子、一个商铺、一个公交站等)层描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面对末端场景的环境复杂度,对定位、感知和规划控制等自动驾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高要求,美团前期会带着了解路线的骑手和安全员反复熟悉路线及配送地点,目前,美团已经实现门牌号定位能力。
三 疫情练兵场:美团无人配送的野心
无论是首次公开道路配送订单,还是实现门牌号精准定位能力,这些与其说是疫情给美团无人车造成的一系列挑战,不如说疫情成为美团无人配送技术天然的练兵场。
在这个练兵场上,各路企业纷纷入场,2 月 6 日,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无人配送车首度在武汉应用,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武汉第九医院,2 月 14 日,苏宁物流 5G 卧龙无人车在苏州送出第一单。
与上述快递业务不同,外卖、买菜这类即时配送场景比快递对时效性要求更高,商家也比快递集散站间更加分散,在运力紧张且追求效率的配送行业中,无人配送的需求更加迫切。
据了解,仅顺义 2 个站点要服务周边 86 个社区近 10 万用户,疫情期间,「囤货」需求上升,配送商品不乏几十公斤的「大单」,这让外卖小哥们苦不堪言。
「无人车上线后,帮忙承担了超远距离和超重订单,因此提升骑手人效,从 50 单涨到 60 单」,李达补充道。
一旦无人车配送在买菜业务上的性价比得到验证,其在买药、送餐、闪购等业务上的应用也指日可待,规模性铺开之后,可以作为解决运力压力、降低成本的有效办法。
据李达介绍,目前首先会服务好当前小区,在此基础上扩大配送范围,逐步对接区域中 6-7 个社区,同时,在海淀区的部分复工园区,也已在外卖场景下落地美团无人配送车,为园区送餐。
等到疫情过后,美团将增加日用百货、药物等多品类的无人配送服务。
由此可见,疫情之下,此次针对社区买菜场景的无人配送只是一个阶段,未来,美团关于无人驾驶的全部图景,正在疫情的契机下,缓缓展开。
俗语有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自动驾驶概念落地后,各路企业需要跑在路上才能一较上下,此次疫情更是一次练兵场,加大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的同时,筛滤出具备竞争力的自动驾驶企业,跑在前方制定行业标准。
截止发稿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已和美团共同发起,并联合百度、京东、菜鸟、北京智能车联创新中心,以及来自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清华大学等企业和单位的相关专家联合发出倡议,倡议主要围绕无人配送法规(如路权、车辆经营权)、标准(如道路测试标准)、政策和产业四大方面展开,相信经此一役,国内无人配送企业也会进入下一轮的逐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