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 已成为讯飞核心战略之一」,昨天科大讯飞在 1024 开发者节上如此宣布。为了更好的承载其人机交互能力,讯飞联合生态伙伴穹天科技推出 AI 专用芯片 CSK400X,以及基于 CSK400X 的四套智能家电模组。
伴随着 AI 芯片的亮相,穹天科技,这家颇为低调的公司也首次浮出水面。通过工商信息来看,它与讯飞的关系远不止生态伙伴这么简单,企业法人为徐景明,同时也是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达 80%。
而徐景明正是科大讯飞产业投资董事长,这无疑是一家讯飞控股的芯片公司!
机器之心了解,穹天科技的 AI 芯片研发可以追溯到 2 年前,今年则公司发生一些变动,讯飞注资增持股份,原 CEO 谢小权离开。微妙变化背后,意味着讯飞对于穹天的控制更强,对 AI 芯片更加重视。
背靠讯飞,这家芯片公司无疑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手握 AI 芯片,对于讯飞开拓 AIoT 生态又大有裨益。
1 穹天科技浮出水面
工商信息显示,上海穹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穹天科技」)成立于 2018 年 6 月,注册资本为 1500 万人民币,企业法人为讯飞产投董事长徐景明,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电子科技、计算机科技等业务。
据天眼查显示,最初穹天科技主要有两名股东,一名是徐景明,占股 80%;另一名是谢小权,占股 20%。
但今年 9 月份,穹天科技股权发生变动,谢小权持股比例由 20% 变为 3.33%,徐景明保持不变,并引入持股平台合肥穷天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 16.67%。
而合肥穹天仍由徐景明主导。工商信息显示,徐景明为大股东,认缴金额 245 万元,占股 98%;王勇占股 2%,认缴金额 5 万元。
这一变动背后代表着,徐景明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讯飞对穹天科技的持续注资,也意味着讯飞对其控制性更强。
据机器之心了解,原为穹天科技 CEO 的谢小权于今年 7 月前后离职,并且他与讯飞的关系颇为密切。
据了解,谢小权于 1999 年加入科大讯飞,属于团队早期成员。2001 年他离开讯飞加入摩托罗拉,开启集成电路生涯,2016 年再次与讯飞展开合作,并于 2018 年成立穹天科技,担任公司 CEO。
业内人士透露,穹天科技的 AI 语音芯片在今年 1 月底已完成量产流片,面向 IoT 市场,主打性能与性价比。但公司今年一度资金链紧张,融资因一些原因进展不顺,最终原 CEO 谢小权于 7 月份离开。随后,讯飞注入更多资金,新任总经理或为 AI 领域一位活跃的中科大校友。
在 AIoT 加速落地的当下,与讯飞的绑定对双方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 语音公司重押 AI 芯片
AI 语音公司做芯片已经不是新鲜事,国内较为知名的公司如云知声、思必驰、Rokid 等均宣布进军芯片领域,围绕算法打造专用语音芯片。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构建竞争力的闭环。「软硬一体化」、「软件定义硬件」的理念开始为更多公司接受。联发科技资深副总经理暨智能设备事业群总经理游人杰曾指出,每一家语音公司的算法都不同,需要对芯片硬件架构做耦合,才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与效能。
简单来说,面向场景,AI 公司能够根据算法、算力做芯片架构的定制调整,算法也能根据芯片做优化,输出优质的解决方案。
另外是成本优势。自研芯片能够面向场景,「量体裁衣」所需要的算力,避免通用芯片算力的过度冗余,还可降低相比市面价格的数倍成本。
随着 AI 公司竞争进一步激烈,算法的壁垒逐渐降低,整体方案性能、成本的较量成为关键。
在「造芯」上,语音公司多选择成立/投资独立公司或者与传统芯片公司合作的方式展开。科大讯飞则选择投资一家芯片公司进行造芯,随着今年新一轮注资,对穹天科技的控制更强。
面对当下竞争激烈的 AIoT 领域,AI 公司、家电巨头、互联网巨头都展开造芯。通过投资公司展开造芯,对于讯飞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芯片和算法是两个不同的行业,各有规律,比如芯片行业开发周期长、迭代周期长,做芯片的人会更加求稳、更严谨。而做软件的人更加追求快速迭代,二者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出于对行业的敬畏,一般 AI 公司不会由内部团队操刀,而是独立公司或投资公司推进,保持双方各自的节奏。
通过「讯飞+穹天」组合,讯飞可以更好的构建在 AI 算法上的优势,输出更具成本优势、性能更优的方案。多了芯片这一环,科大讯飞的 AI 能力更加完整,这对于 AIoT 战略,对于抢占市场落地,尤为关键。
纵观 2018 年,科大讯飞在智能家居领域就表现出积极的布局,去年 4 月推出 MORFEI 智能家居生态计划,5 月推出 AIUI 语音交互平台 3.0、魔飞麦克风 2.0、iFLY OS 物联网操作系统,去年 1024 开发者节上开放魔飞麦克风内核 MORFEI Core 等。
而今年 1024 开发者节上,讯飞进一步升级了 iFLY OS 系统,并着重强调定制 AI 芯片和生态建设。从其本次推出的四套智能家电模组来看,讯飞将会在智能家居市场进一步发力。
讯飞携 AI 芯片入场后,算法与算力耦合将赋予其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围绕 AIoT 领域的芯片争夺战将进一步升级,下一步就看谁能真正在落地上取得规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