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FBI要求美国大学监视华人学者遭曝光,哥大校长:我们不会配合

中美贸易争端正在蔓延到经济之外的领域,并早已和学界产生了联系,在一些华人学者被美国机构以非法获取信息名义调查的同时,FBI 要求美国大学监控国际在校学生和访问学者的情况也被曝光。但对于美国大学而言,拒绝配合的声浪远远高于支持。

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布林格(Lee C. Bollinger)于 9 月 3 日向全体师生致信表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正在要求各所大学监视在国外出生的学生和访问学者,特别是华人学生和学者。校长布林格在邮件中表示,哥伦比亚大学将拒绝配合调查机构行动。

布林格在这封邮件中表示,虽然 FBI 希望大学配合进行监视活动,但作为学术机构,大学不能监视自己校园中的人。他还指出,哥伦比亚大学拥有来自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研究者,正是这些人营造了多元开放的学术氛围,学校将会采取更多举措吸引并留住他们。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布林格在今年 8 月 25 日的开学典礼上。

布林格对于多元化的拥护态度旗帜鲜明。8 月 25 日,他还在哥大 2023 届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谈及一所大学所肩负的对社会和世界的责任。面对当前近乎分崩离析的世界,布林格校长表示,追求知识、理性和真理的价值观将再次得到拥护,并将获得新的活力。

在近日紧张的气氛下,布林格的话显得难能可贵。有华人学生表示,美国联邦调查局希望学校监视在国外出生的学生和访问学者已经很过分,竟然还特别指定了华人,这让人非常愤怒。

哥大校长的一封公开信

8 月 30 日,布林格还曾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题为《不,我不会开始监视外籍学生》的文章,谈及外国人大可不必飞跃大半个地球来「潜入」美国大学,所有人都能在网络上浏览公开的同行评审学术期刊。他还强调,「我们的管理人员、教授和研究学者不是、也不应该成为美国执法部门的一员。」

以下是公开信全文:

FBI 已经加强了对大学研究活动的审查,我也未能幸免。

执法和情报机构决心阻止将知识产权非法转让给外国竞争对手的行为,鼓励美国学者和管理人员以更加严密的方式监视外籍学生和访问学者,尤其是中国学生和学者。

随着学生逐渐返校,这些监管举措使得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关切与宪法第一修正案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译者注:宪法第一修正案禁止美国国会制订任何法律以确立国教;妨碍宗教信仰自由;剥夺言论自由;侵犯新闻自由与集会自由)。

诚然,在网络安全和生物恐怖主义等国家安全领域,政府资助的学术研究是有理由敏感的。同样,与美国公司进行合作的学术研究——这是大多数非法技术转让的主要目标——也带来了值得保护的商业创新。大学有义务遵守现有的安全协议,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强化这些协议,并在发现明显的可疑间谍行为时与执法部门和企业研究伙伴展开充分合作。我们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没错,也存在学者与外国政府分享敏感知识产权的孤立事件——我们可以而且必须要做得更好。


但同时,大学里只有一部分研究是「保密」的,其他大部分研究都是公开的。学术研究应该开放共享,发布到公共领域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突破性的医学发现、促使数十亿人免于饥饿的农业创新、互联网、人工智能……凡此种种,无不是基于大学的研究成果,而且是公开的。

因此,外国人大可不必飞跃大半个地球来「潜入」我们伟大的大学、了解我们最新的发现。除了一些特殊研究,他们都可以坐在舒服的海外办公室或公寓里,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浏览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或者,他们也可以访问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查看关于最新专利的详细描述。


因此,作为一个花了 50 年时间倡导言论和集会自由的人,最令我担心的是,大学工作人员(也许还有学生自己)竟然被要求监视外籍学生和同事的举动。这不是我们的为人。

大学的使命是创造一种有利于思考、实验和创新的开放氛围。美国高等教育令全世界称羡的原因恰恰是其对于开放和多样性的独特承诺。吸引并欢迎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不考虑国籍或出生地——才是我们要做的一切。


换言之,美国的大学模式是美国竞争力的战略优势,而不是阻碍。大学行政人员、教授和研究学者不是,也不应成为美国执法机关的帮凶。在我看来,FBI 所认为的最大弱点反而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在我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期间,校内数以千计的学生和教职人员来自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作为一所重点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人员,我们不能限制知识自由。大学文化与系统审查是不兼容的,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考察过我们学校的执法机关官员很少能够提供规范性指导,而是要求我们应保持警惕。





虽然国外竞争对手未经授权即盗取知识产权是一个严重问题,但对外籍学者施以监视并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案。在我看来,如果执法机关的担忧合理,则应根据真正的威胁确认并对那些它们所认定的「可疑人群」进行监视,而不是激起对整个民族的广泛担忧。


我在大学以及两党连立的美国知识产权盗窃委员会(Commission on the Theft of American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同事都倡导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即向大学中更多的外籍毕业生发放绿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科技、工程和数学领域的众多国际学者更愿意在毕业后留在美国,在美国公司工作,从而为美国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但遗憾的是,在当前规则的限制下,这些学者在完成自身学业后很难留在美国。他们会带着在美国大学获得的丰富知识回到本国,并在将来部署对抗美国的商业策略中出谋划策。

大学的使命是围绕广泛的命题进行公开、深刻的调研。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更加努力,促使美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中美学术寒冬,美国大学始终坚守

在中美学术交流和合作陷入冰点之际,哥伦比亚大学并不是唯一一所支持华人学生和学者的院校。

今年 2 月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校长、副校长和教务长联合声明,表示学校管理层收到了一些针对华人教师以及与中国公司和机构合作的研究人员的负面评论与报道。但校方呼吁不要恶意怀疑、中伤受波及国家的学生、学者和教职人员。这些负面评论与报道将造成歧视和不信任,也违背了伯克利的社区原则。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官网截图。

3 月份,斯坦福大学发表校长和教务长联合声明,表示支持校内的国际学生和学者,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偏见与歧视。

斯坦福大学官网截图。

5 月份,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Peter Salovey)发表公开信表示,国际学生和学者对大学社区至关重要。来自 123 个国家的 2800 多名学生在耶鲁学习,还有近 2700 名国际学者在耶鲁开展研究和教学工作。他们为耶鲁大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耶鲁大学坚决支持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同事,并将为遇到签证或其他任何问题的国际学生和学者提供帮助。

耶鲁大学官网截图。

对于美国大学的正面表态,中方也给予了积极回应。5 月 27 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对加州伯克利、斯坦福以及耶鲁等众多支持留美学生和学者的大学进行了表扬。

在美外国学者:监视间谍不应该成为大学的任务

布林格的这篇文章引发许多人共鸣。在《华盛顿邮报》网站该报道页面下,有很多网友表示:打击间谍活动是政府的事,不应该强加给大学。

一位在美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学者表示:大学是国家皇冠上的明珠,保护知识产权是政府的责任,不能让教授和管理者成为间谍大师。

对于反对让大学管理者和学者监视外籍学者,一位网友给出了更加充分的理由:

  1. 这不是他们的工作,而且也不应该是;

  2. 他们没有受过相关训练,无法胜任这份工作;

  3. 大学已经和学生玩了很多「政治正确」的游戏,不需要再多加一个;

  4. 不要再给大学管理者一件武器来打击他们不喜欢的学生了。

作为顾维钧、冯友兰、胡适等人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培养出了众多中国近现代名人。此次校长的一番表态也获得了华人学生的普遍欢迎。

参考链接: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no-i-wont-start-spying-on-my-foreign-born-students/2019/08/29/01c80e84-c9b2-11e9-a1fe-ca46e8d573c0_story.html

入门哥伦比亚大学贸易战
2
相关数据
感知技术

知觉或感知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为我们对外界的感官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与感觉不同,知觉反映的是由对象的各样属性及关系构成的整体。

人工智能技术

在学术研究领域,人工智能通常指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最优的可能结果的智能体(intelligent agent)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