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自动驾驶圈的第一个正式"谢幕":Drive.ai确认将永久关闭

自动驾驶行业不需要热度,需要的是反思。

撰文 | 宇多田

Drive AI 的关闭,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就当前时间段,L4 级自动驾驶车运营业务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个伪命题?

根据旧金山纪事报的报道显示,这家由吴恩达担任董事,并在 2017 年发布雨夜测试视频轰动一时的自动驾驶明星初创企业,现在不得不面对「关闭公司」这个事实。

就在昨天,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山景城的自动驾驶公司在本周向美国加州政府机构递交了一份通知性文件,表示将在本周五永久关闭公司,并解雇目前在职的 90 名员工;但 Drive.AI 在德克萨斯州雇佣的另一部分员工是否仍然在职,目前还尚不知晓。

Drive.ai 的 Twitter 最后一次更新是在 6 月 3 日,证明的确已经停运 2 周了

「停止运营」这个决定,是在一项早有传闻的收购交易达成后做出的。

就在十几天前,我们曾报道过苹果公司正在就收购问题与 Drive.AI 进行谈判,但苹果模凌两可的经典回复在很大程度上暗示,这是一项规模较小、目标明确的收购,目的在于引进特定的人才。

这个爆料现在显然被事实证实了,苹果公司已经向外媒 Axios 证实,他们除了将收购数十名工程师,还购买了 Drive.ai 的无人驾驶汽车与其他资产。

在很大程度上,苹果解决了这被解雇的 90 名员工中部分工程师的就业问题:

已经有至少 5 名 Drive.AI 的工程师修改了他们在 Linkedin 上的资料,称自己在 6 月份离开 Drive.ai。并在同一个月加入苹果。

其中,有几位工程师将他们所在的部门列为「特殊项目」,而职位信息则大多与数据、系统和软件有关。

此外,消息人士则指出,这些工程师将与苹果公司从特斯拉以及谷歌那里挖开的工程师一起为某个自动驾驶项目工作。

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个创业公司被大公司收购的普通案例,也比 Roadstar 因内部矛盾而导致的「死亡」优雅很多,但对于公司部分员工以及投资人来说,结局也许并不美好。

这家在 2015 年由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生创立,并由知名计算机科学家吴恩达担任董事会主席,其妻子担任联合创始人的自动驾驶公司,曾在 2017 年得到过空前关注与巨额投资。

根据 Crunchbase 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 2017 年 9 月,其总共筹集资金 7700 万美元,估值高达 2 亿美元。

但此后,就再没有关于这家公司任何融资消息传出。

这一次,尽管苹果没有公开交易价格,但消息人士则透露,苹果实际上支付的资金要低于 7700 万美元,更不用说公司在两年前进行第二轮融资后所达到的估值。

参与投资的机构与个人

从今年2月份开始,Drive.AI就被曝光正在主动寻求“卖身”,与包括苹果在内的多家公司进行了接洽,然而结果据媒体爆料并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立4年多来,这家自动驾驶技术创业公司多次调整商业模式。

一开始,Drive.ai聚焦于开发自动驾驶软件系统与智能通讯系统;

后来调整商业模式后,公司又计划将深度学习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为车厂及商业车队设计和生产自动驾驶改装套件,从而筹集到更多资金。

再后来,在2018年,公司的商业路径进行了又一次调整——在美国一些城市开展基于简单路线的独立试点项目,运营面向大众的自动驾驶接驳车。

Drive.ai 的橘红色自动驾驶接驳车,其最引人注目的设计是四块车身的 LED 显示屏,在前车轮左右两侧各有一块,车头有一块,车尾有一块。这被公司视为是一种实现「人车交互」的重要手段。

运营自动驾驶汽车意味着 Drive.ai 站在了整个产业链条的最终端,所消耗的资金也必然将变得十分庞大,就像我们此前的分析一样,这对于一家以生存为主旨的技术创业公司来说,将是一条长达十几年且损耗非常严重的道路。

有工程师甚至在 Twitter 上针对此次收购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这家公司距离死亡没几天之前,苹果最终出手了。


当下,在一个不断进行大规模整合「交配」,对落地预期值一降再降的环境中,Drive.AI 此前的种种商业选择显然不足以支撑其独立生存。

与此同时,在投资者已经向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后,我们看到的则是这样一种普遍场景:

公司要么延长了产品落地交付时间,要么就是遇到了新的技术挑战。

在看了无数调速 Demo,又继而试乘了多辆测试车的残酷现实对比下,我们也开始相信 Waymo CEO John Krafcik 所说过的话:

自动驾驶汽车距离全面部署还有几十年的时间。

另外,产业链上大大小小的公司在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后,也逐渐接受了「术业有专攻」的现实: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仍然为「上上策」,以便将巨大的成本分摊给所有人。

产业自动驾驶苹果Drive.ai
相关数据
Waymo机构

Waymo是Alphabet公司(Google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专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前身是Google于2009年开启的一项自动驾驶汽车计划,之后于2016年独立。2017年10月,Waymo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公开道路上试驾。2018年12月,Waymo在凤凰城郊区推出了首个商业自动乘车服务Waymo One。

http://www.waymo.com/
吴恩达人物

斯坦福大学教授,人工智能著名学者,机器学习教育者。2011年,吴恩达在谷歌创建了谷歌大脑项目,以通过分布式集群计算机开发超大规模的人工神经网络。2014年5月16日,吴恩达加入百度,负责“百度大脑”计划,并担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2017年3月20日,吴恩达宣布从百度辞职。2017年12月,吴恩达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公司Landing.ai,并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2018年1月,吴恩达成立了投资机构AI Fund。

所属机构
深度学习技术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分支,是一种试图使用包含复杂结构或由多重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高层抽象的算法。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基于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的算法,至今已有数种深度学习框架,如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置信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等已被应用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音频识别与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并获取了极好的效果。

自动驾驶技术技术

从 20 世纪 80 年代首次成功演示以来(Dickmanns & Mysliwetz (1992); Dickmanns & Graefe (1988); Thorpe et al. (1988)),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尽管有了这些进展,但在任意复杂环境中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导航仍被认为还需要数十年的发展。原因有两个:首先,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运行的自动驾驶系统需要人工智能归纳不可预测的情境,从而进行实时推论。第二,信息性决策需要准确的感知,目前大部分已有的计算机视觉系统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自动驾驶导航所无法接受的。

人工智能技术

在学术研究领域,人工智能通常指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最优的可能结果的智能体(intelligent agent)

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又称为无人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自动化载具的一种,具有传统汽车的运输能力。作为自动化载具,自动驾驶汽车不需要人为操作即能感测其环境及导航。

Drive.ai机构

Drive.ai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美国科技公司,该公司使用人工智能为汽车制造自动驾驶系统。迄今为止,该公司已筹集了大约7700万美元的资金。

推荐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