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兴技术如3D打印、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正在为行业变革创造机会,得益于科学技术以创纪录的速度继续发展,这些技术通过各种形式推动变革,使医疗服务更便宜、更高效、更便捷,并在生命科学领域实现更大的灵活性。
从宏观层面来看,生命科学领域许多细分赛道的全球趋势也同样适用于亚太地区。但是由于亚太地区的人口统计、监管环境和疾病概况等极具丰富性和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恰恰有可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或是潜在待释放的市场需求。
德勤近日发布了《亚太地区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展望》报告。该报告认为,质量、效果和价值是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行业最新的热门话题,全球的利益相关者正在寻找创新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技术解决方案。
动脉网对报告进行了编译梳理,期待从以下五方面内容,为国内的医疗行业参与者提供参考:
一、拥抱技术巨变;
二、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价值;
三、专注以患者为中心;
四、数据助力医疗保健行业发展;
五、新的合作关系和运营模式诞生。
一、拥抱技术巨变
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这是一个指数级变化的时代。技术革新为人类的发展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对医疗保健领域影响最大的则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将有助于更好地管理人口健康数据。
在亚太地区,各国政府也纷纷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作为其重要的国家改革之一。例如,早在2017年,我国政府就发布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详细规划了精密医学技术开发、建立多级知识数据库、创建国家级生物医学大数据采集和存储平台。
总体来说,我们见证了亚太地区的生命科学和制药公司利用以下创新技术,以应对专利悬崖(指一个专利保护到期后,企业依靠专利保护获得的销售额和利润就会一落千丈)和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
3D打印:3D打印可以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多机会。生物制剂领域正在探索3D打印制造细胞和组织产品的新方法。
例如,药物和疾病模型可以在3D打印的组织上进行测试,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动物或人类身上测试。当3D打印与纳米技术结合使用时,它也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应用:定制的白血球可以被设计用来追捕和攻击癌细胞。
尽管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潜力得到了广泛认可,但目前这些技术的法规仍处于萌芽状态,即使在澳大利亚等较发达的市场也是如此。
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分析来自临床试验、健康记录、基因概况和临床前研究的大数据集。
这些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能够以快于研究人员的速度验证临床假设,并迅速提供新的见解。
在亚太地区,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公司使用人工智能来简化药物研发过程,并开始向其他领域如诊断领域拓展。
案例研究1:中国的AI诊断
AI技术最新的一个应用是在诊断领域。2017年,腾讯推出了AI诊断医学影像服务,称为人工智能创新医疗系统(AIMIS)。
目前,这项技术已证明,食管癌的初步诊断准确率超过90%,肺结节病的准确率为9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准确率为97%。迄今为止,AIMIS实验室已在10多家医院建立,并签署了进一步部署的协议。
腾讯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优图实验室(Youtu Lab)也与广州中山大学癌症中心的食道癌研究所合作,利用数千名匿名患者数据来培训其AI技术的诊断部分。这种发展可能对药物开发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腾讯AI技术捕捉到的图像可以与xtalpi结合使用,xtalpi是一种利用云计算平台(如亚马逊网络服务、腾讯云、谷歌云和阿里云)运行算法,部署一百万个计算能力核心的技术,以发现计算机中的新产品,大幅减少制药公司研发新品所需的时间和巨额投资。
区块链:区块链是由存储、链接在数字交易上的交易块所构建的,交易记录能够共享,且不可修改,它使每个患者的数据源充当完整的、不可更改的“块”,然后安全地与医疗保健提供者或其他研究组织共享。
区块链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在国内外关注度日渐提高,区块链的触角已遍布各行各业,助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逐步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作为一门新兴技术,正在颠覆这一行业的经营模式甚至价值链。事实上,在亚太地区,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区块链技术真正的潜力可能在于,通过让不同公司甚至行业彼此分享数字资产以促进合作。
案例研究2:亚太地区的区块链发展
亚太地区政府对区块链技术表现出强大的兴趣,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变化和举措支持该技术的发展。
例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启动了一个名为Ubin的多阶段合作项目,该项目与金融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一起探讨在分布式账本上发行电子货币的效应和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正在探索使用区块链来追踪慈善捐赠,并计划利用该平台对慈善追踪系统进行全面改革。
基因疗法:基因治疗为个性化疗法提供了可能性,例如新的CAR-T疗法,虽然使用率仍然很低,但人类遗传学和精准医学已经逐步通过创新的生物技术改变医疗保健。
鉴于大约80%的罕见疾病具有遗传起源,预计基因治疗将继续在罕见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亚太地区也正在探索治疗孤儿疾病的方法,例如用健康基因取代缺陷基因,或突变基因的失活。
案例研究3: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巨大飞跃
截至2018年1月,中国共有153项CAR-T研究,仅比美国少33项。海南作为中国旅游度假岛和医疗旅游自由贸易区,该地区创新细胞疗法公司开发的一种类似的疗法已经以每个疗程49万元人民币(76000美元)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中国的Car-T治疗价格预计将继续降至10万元人民币(15510美元)以下。
二、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价值
随着医疗保健成本不断上升,亚太地区的政府、医疗服务提供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认识到保持个人和公众健康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疗保健产品正在从治疗转向预防,从基于量的支付模式转向基于价值的支付模式。
例如,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建立综合社区护理系统,将医疗保健,长期护理,住房和生计支持服务统一起来,以便日本老年人能够获得在当地社区进行持续的优质护理。
事实上,许多部门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那些在该地区拥有先进卫生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正在倡导从“突破性”医疗保健模式向专注于注重整体人口健康的模式转变,采取临时性和基于交易的治疗方法已不再受欢迎。
案例研究4:亚太地区人口健康管理
中国
2016年10月,中国推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宣布公共卫生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它详细说明了五个具体目标,包括改善国民健康,控制主要风险因素和提高卫生系统能力的必要性。
此外,该规划基于四项核心原则: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和正义与平等。作为中国第一个长期战略性人口健康计划,它还计划到2030年将“大健康”部门的投资增加到16万亿人民币。
新加坡
新加坡卫生部最近推出了“3 Beyonds”战略,以确保未来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1)从医院护理转至全民健康:减少医疗保健系统的护理功能,让人们选择更健康的饮食,为40岁及以上的人提供高补贴的健康筛查。
(2)病患护理从医院转向社区:使人们能够在家或社区内获得适当的护理,从而避免频繁入院,护士和护理人员到患者家进行探视。
(3)追求医疗服务价值:在保持或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实现物有所值,包括引入费用基准,让患者花最少的钱享受到最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与此同时,新加坡卫生部也在投资自动化,以在劳动力增长放缓的同时提高生产力。这些例子包括新的机器人药瓶配药系统、自动装载包装,以及药瓶紧固防水和防撕裂标签等。
亚太地区人口趋势概览(截图来自德勤报告原文)
三、专注以患者为中心
在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公司都在投资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能力。在“量化自我”的演变过程中,消费者对其医疗保健体验的参与度和期望值不断增长,因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医疗干预的有效性,也对自身的疾病状况和健康风险更加了解。
在亚太地区,可穿戴设备和远程医疗越来越受欢迎,这将有助于提高亚太部分地区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
案例研究5:东南亚地区的“Dial-A-Doc”
在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的推动下,基于应用程序的咨询在东南亚兴起。尽管这些基于应用程序的咨询目前只能执行有限的功能,但它们有可能改善对缺乏医疗人员地区的服务。
例如,印度尼西亚的Halodoc目前拥有约200万用户和20000名医生。它收取约25000-75000印尼盾的费用咨询,这一费用低于传统诊所的面对面咨询。
目前,Halodoc每天进行数千次咨询。它还与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使用户能够支付健康保险费,并与药房合作,将药品交付给用户。在印度尼西亚,像Halodoc这样的应用程序解决了两种类型的痛点:由于城市地区拥挤导致医生长途通勤,以及农村地区缺乏医生。
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应用程序“平安好医生”也有望在2019年通过与新加坡O2O平台Grab合作进入东南亚市场。它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聊天机器人将患者匹配到合适的医生那里。截至2018年6月,“平安好医生”在中国拥有约2.28亿注册用户。
然而,设备之间缺乏互联限制了可穿戴设备和远程医疗的前景,也阻碍了护理的协调式发展。如果这些挑战能够得到解决,一种更为集成的全渠道病患体验(包括客户应用程序、患者门户网站、个性化数字信息包和自我检查)将成为可能,它将帮助医疗保健提供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护理,并更好地与消费者互动。
生命科学公司也更加重视以患者为中心。在亚太地区,我们也开始见证使用AR技术提供个人健康解决方案。制药企业正在为更小的患者群体开发新的、更个性化的药物,并监测和管理患者依从性和健康结果。他们希望在此过程中更早地让患者参与进来,以便更好地了解未满足的需求,为实验设计、患者招募和恢复能力提供信息。
目前的数据还表明,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和改善治疗方案的产品和服务将得到投资方、供应商和监管机构的高度认可。
四、数据助力医疗保健行业发展
健康数据是新的医疗保健货币,面对来自内外部持续、不断增长的数据涌入,医院将依赖认知分析来发现和梳理数据中最重要的节点和趋势,通过对数据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分析,向临床医生、患者提出可行的见解。
有三项技术正在帮助亚太地区挖掘不同的数据源,即物联网、认知计算和基于云的交互操作EHR系统:
物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对于远程临床监测、慢性病管理、预防性护理、老年人辅助生活和健康监测有重要价值。在亚太地区,物联网的应用也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将重点转移到优质的病患护理上。
认知计算:认知计算包括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帮助医疗组织处理大量快速变化的数据。
认知计算能够处理各种统计算法并快速生成新数据的新模型,这将帮助大量医疗保健数据(从医疗设备、智能手机、活动跟踪程序和EHR等来源汇总而来)转化为个性化医疗方案。
更重要的是,认知计算还能用来预测健康趋势(如疾病发作)、检测数据模式(如药物对个人或群体的影响),或者使不同来源的数据得以共享(如创建360度患者视图)。
基于云的交互操作EHR系统:当与AI相结合时,交互操作的EHR可以帮助亚太地区的医疗系统更好地将数据集成到日常护理中,并使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当这些数据存储在云中时,相关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访问这些数据,也可以在区块链上访问,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不变的数字交易记录分类账。
然而,随着数据使用的增加,以及像Wannacry等勒索软件的攻击,网络安全和数据风险管理问题成为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行业需要面对的挑战。
实际上,在每年发生的网络攻击事件中,医疗保健仅次于金融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正在研究新的法规,使患者能控制自己的数据并简化法规环境。
例如,日本厚生劳动省(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要部门)于2017年5月发布了最新版《健康信息系统安全指南》,旨在推广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医疗机构的网络攻击风险。
最近,日本的医疗机构普遍采用封闭系统来减少网络威胁。但是,日本国家卫生系统新的医疗ID和数据共享方案的实施,将要求医疗机构将数据上传到外部服务器,从而提高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五、新的合作关系和运营模式诞生
为了应对利润率不断下降和成本不断上升的挑战,各国医疗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的合作方式和运营模式。
最近,中国通过发布《信息技术协定》政策来降低跨国经营的成本;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仿制药供应商,通过发展仿制药来处理药品可负担性和供应问题;日本政府则启动了一项计划,医疗企业可以在不进行收购的情况下创建非盈利控股公司,此外日本医疗企业还通过对外投资来提升业绩。
由于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和城乡医疗支出的巨大差异,相对于发达国家,亚太地区的健康需求将会有更大幅度地提升,由此会带来医疗费用的增长,而亚太国家的负担能力仍然是一个问题。
例如,印度医院越来越意识到建立更健全的财务运营模式,以应对药品、耗材和医疗设备价格控制带来的利润下降,以及保险公司利用其不断增长的患者份额和购买力挤压医院定价。印度现有医生拥有较高的价格结构,导致整体的医疗劳动力短缺,这进一步侵蚀了医院的利润。
2017年初,越南政府颁布了一项新法令,通过对制造商、进口商和分销商实施更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和控制药品价格,这些要求适用于国内外的药品活动。
根据这项法令,如果参与者想要提高药品价格,他们必须就药品的功效、成本与效果进行比较,提供技术证据,对药品定价成本等提出合理的理由。此外,药品经营单位不得销售未经生产企业或者有关单位申报或者重新申报价格的药品。
在整个亚太地区,不同的参与者通过合并和收购,开始在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领域进行横向扩张。从印度尼西亚到印度,当地制造商面临着探索更高的药品制造和在当地市场以外进行风险投资的强烈要求。
为了巩固在全球的地位,本地制造商也认识到需要与跨国公司和制药巨头合作以利用其营销能力。
*封面图片来源:https://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