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害怕被贴标签,因为形象一旦固化就很难推翻。
我们更害怕和同类比较后的“一概而论”,被同一种眼光审视和评价,被贴上同一个标签。最后,在不断的比较中被裹挟,模糊了自身的价值。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已经成为中国核心一批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共同宿命。
作为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之一,旷视常被和其他AI算法公司相提并论,大到业务模式和技术布局,具体到融资金额、公司估值、营收规模,都免不了被比较一番。
尤其在资本市场眼中,互联网时代的“赢家通吃论”上演得淋漓尽致,关于融资赛跑和估值比拼的言论从2018延续到了2019,看似一场无止境的追逐。
在这次与印奇的交流中,我试图抛开“赢家通吃”局中视角;通过聚焦在微观的一家公司成长路径和放大到宏观的产业互联网探索的两种视角切换,来审视这家已经创立七年的人工智能技术公司——我看到了更多持续性的蜕变和更独立的思考。
在路径上,他们试图为核心算法包裹上系统和硬件连接层,以寻求战略层面的升级,选择从物流行业切入供应链改造的核心,基于一个操作系统平台赋能上下游,以构造新的共同体。
而其中蜕变与成长,将会是身处人工智能浪潮中的创业者们和外围市场同样需要的。
作为旷视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却鲜有公开场合露面。
在这次交流中,印奇向我们解构了过去一年里的诸多反思和成长。他并不避讳谈到“差异化”,他表示,“我们今年完成了差异化,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并证明了其成果,在2019年大家会慢慢发现我们和其它公司变得越来越不一样。”
这让我颇感意外——一年前,人工智能技术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头部AI算法公司们难免狭路相逢,纷纷圈地占营,火药味浓厚。印奇曾直言,2018年第一阶段战争将会结束。
一年后,印奇反复谈到的两个词是“聚焦”与“协同”,对内“聚焦”业务,对外“协同”生态。
很显然,旷视已经突破了作为一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自我瓶颈——与其裹挟在与友商的反复争夺中,不如活出“旷视”自己的样子。
2018年农历结尾,2019年公历之初,旷视举办近年来首次的大规模发布会。现场,印奇宣布公司的全新战略布局,并发布了面向物流及制造业的机器人网络协同操作系统“河图”。
印奇身穿灰白色厚羊毛开衫,带着金属边框眼镜,发型一丝不苟。与国内大多数德高望重的AI学者创业派不同,印奇在清华本科就和同学创立了公司,然后再返校读博。
纵使创业七年,他也不过30岁,仍能在他身上看到正当年的精气神和创业之初时的纯真,当被问到业务逻辑时,总是以“最让我兴奋的是……”开场,而非老调的“商业模式”。
发布会上的发言,他荐书,谈时代变革的趋势、谈实业背负的沉重链条、谈AIoT对生产力的重塑、谈新共同体……却唯独没有“秀肌肉”和“谈增长”、“谈估值”。
另一面,他已掌管着2000余人的团队,其中包括超过900人的核心研发人员。他交流时逻辑异常清晰,在首先表达完核心观点后,还会罗列出1、2、3条具体理由。
相比一年前的专访,我能明显地感受到他和公司的蜕变。在今年经济形势整体走低的背景下,他实则进行了诸多关于“生存和竞争”话题的思辨,尽管在表述时仍然语气平缓。
在被问到赛道选择时,印奇进行了价值回溯和自我反思,“如果你都无法为终端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却说你是一家平台公司,这是大部分AI公司在起步时可能会犯的错误。
我们可能也做过那样的表达。但是,因为我们非常希望能成为一家扎实的公司,所以我们一直在尝试,我们越来越相信要找到场景去,要扎进去。”
他同时表示,之前,AI公司很多时候路线非常相近,在我们现在看来,经常会被比较的公司,其实都走得非常非常不同的路线,也会演进成非常不同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