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机器之能作者

人民日报删推, 李彦宏高调发声, Google 回归中国依旧成谜

百度恰到好处地借机 PR了一次。

昨日,人民日报在社交媒体平台 Twitter、Facebook 上刊登了一篇标题为「Stability prerequisite for China's internet opening up」的文章。

文章表示,「欢迎 Google 回到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得遵守政府相关的法律政策。」

该文还指出,「无论是退出还是重新进入中国大陆,Google 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化的标志。对于这家知名跨国公司来说,无疑是场悲剧。」

由于原博已删,图片来源于量子位。

有人认为从「欢迎(welcome)」一词中解读出了中国政府对 Google 入华呈现友好态度。但是,用英文在 Twitter 上向全球发表这番言论,更像是给国外所有对觊觎中国市场的公司的一种警告 :

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提是,必须遵循中国设立的互联网规则。

此前的 Facebook 子公司注册被撤回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在不久前,Facebook 曾获得在浙江开设一家子公司的许可。其表示将利用该公司在当地设立一个创新中心。但同天不久许可就被撤回。据《纽约时报》援引匿名人士的消息指出,撤回许可的决定或许是在浙江官员和全国互联网监管部门网信办发生意见分歧后作出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止机器之能发稿时,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与 Twitter 及 Facebook 上的言论已全部被删除。

Google 入华几率有多大?中国企业的态度愈加明显 

早在上个月 Google 母公司旗下的无人车平台 Waymo 出现在美团无人车发布会现场时,我们就闻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尽管美团方表示并没有与其进行合作,但这显然是一个重要信号。

实际上,无论是 2016 年末在北京召开的 Google 开发者大会,2017 年的 AlphaGo 对柯洁大战,还是 2017 年底宣布建立 AI Center,都只是 Google 单方面的高调示好。

要知道,尽管每次 Google 一有动静就会被传「重返中国」,但这几年除了总是强调「安卓与 AI」「开发者」和「出海」,外加唯一一个在大陆能用的谷歌翻译,Google 其实在大陆几乎什么也做不了。

但 2018 年以后,中国巨头企业态度的转变却更值得玩味。

先是 2018 年 1 月 19 日,腾讯与 Google 签署了一份覆盖多项产品和技术的专利交叉授权许可协议,通过技术的触角间接提升了在大陆的市场影响力;

接下来最瞩目的便是今年 6 月份的「入股京东」。刘强东曾针对这笔交易明确表示,京东的「无界零售」需要 Google 提供的技术支持。

紧接着 7 月份,Waymo 中国区负责人王敏在美团无人车大会的论坛上表示正在筹备建立中国办公室。当时一个有意思的景象是,当他上台讲解 Waymo 无人车的最新进展时,此前在台下低头玩手机的观众们,都默默举起了手机。

而就在 1 天前,彭博社又爆出 Google 云正在腾讯、浪潮以及其他国内云服务巨头中挑选自己的「中国合伙人」。

从时间线来看,这些动作几乎是一气呵成,很难不让人相信 Google 主体业务将回归大陆。而 8 月 2 日曝光的中国搜索项目「Dragonfly」,算是给此前的种种迹象与猜测又加了一把火。

但 5 天前,国内证券日报却在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考证后,得到的却是「搜索回归中国」并不属实的消息。此外,李开复曾在 2017 年底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指出,包括谷歌在内的国际科技巨头都没有机会进入中国:


「Google、Youtube、Facebook 等公司在中国都没有成功的机会,因为远远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一方面是国内企业的愈加友好态度,而另一方面有利于 Google 的,是在技术与产品上积累已久的大众好感度。甚至于在普通消费者群体中,Google 的技术水平已经被「神化」。

此外,除了每年受中国开发者追捧的中外开发者大会,此前在今年 5 月份机器之心也曾向读者发起过一项名为「调查研究者和工程师们都在用什么机器学习工具」的投票(为期 7 天)。

在 2341 名参与者中,谷歌的 Tensorflow 获得了压倒性的 1558 票,相比之下,国内的同款工具——百度的 Paddlepaddle 仅获得 44 票。

百度的出场 


但李彦宏今天朋友圈里的相关评论,让 Google 回归的谜团越来越大。

事实上,即便此前无数次传出 Google 回归中国,作为中国搜索老大的百度一直都「岿然不动」。

但这一次,就在人民日报发推一天后,李彦宏一反过去在微信朋友圈的低调模式,对于谷歌或重返中国直接表态:

「如果 Google 决定回到中国,我们非常有信心再 PK 一次,再赢一次。」

李彦宏否认百度一直是占了 Google 退出的便宜。他再一次强调,「事实上,谷歌是 2000 年先于百度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独立搜索服务的,2005 年更是加大投入,而百度是后来者居上,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反超 Google。到 2010 年,谷歌在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退出中国时,百度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 70%。」

对于百度,李彦宏表示,「今天的百度已经是一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我们的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 300 家。Google 也是我们国际市场上的合作伙伴。在产业的下一幕人工智能时代,百度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和世界共同拓展技术边界、分享创新成果。」

谈到当下中国的市场环境,李彦宏认为,「中国市场这些年,产业环境和发展规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科技公司在发现新问题,服务新需求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全球都在 Copy from China。这是每个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企业,都必须认真考量和面对的。」


这番言论非常温和,乍看更像是百度的 PR。当然,在 Google 搜索产品没进入中国之前,任何对技术和产品的比较都是成立的。而作为核心收入来源,搜索市场对百度来说一定会「寸土必争」。

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对百度与谷歌的产品与技术实力进行有效评价,也并不认为百度没有能力「战胜」Google。但我们认为,「合作」一词不能充分衡量一家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而科技公司的服务能力与产品水平,只能由用户来证明。

或许知乎上两个回复量与点赞量都很高的话题(下图)可以对这场 Google「回归之谜」与两家公司的产品技术实力有一个更加多样化认识,其中不乏一些专业性的技术分析与理性思考。

如果是你,你如何看待这场「Google 回归之谜」?

入门
3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