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机器之心编辑部编译

128块Tesla V100 4小时训练40G文本,这篇论文果然很英伟达

近日,英伟达发表了一篇大规模语言建模的论文,他们使用 128 块 GPU 在 4 小时内使得 mLSTM 可以收敛,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使用的 Amazon Reviews 数据集包含 40GB 的文本,这在以前通常需要花费数周的时间进行训练。这样的大规模语言模型能作为一种预训练模型迁移大量的语言知识,也就是说如果将其应用到机器翻译、机器阅读理解和情感分析等 NLP 任务,数据需求量和计算量都能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近年来,深度学习已经成功应用到多种问题中。迁移学习计算机视觉问题上的成功运用使得许多应用成为可能:VGG[6] 和 ResNets [7] 等大型 CNN 在 ImageNet 等大型图像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 [8,9] 然后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作为骨干网络架构。这些模型可以为新任务提取有用的特征,而无需在执行每个任务时都从头开始训练 [2], [10]–[12]。

最近的研究已经从无监督语言建模中得出了很有潜力的结果,随后人们将迁移学习应用到自然语言任务 [3], [13]。然而,与卷积图像模型不同,神经语言模型还没有从大规模和迁移学习中受益。神经语言模型往往通过在大型语料库上使用词嵌入预训练来实现大规模迁移学习 [14]– [16]。仅迁移词嵌入会限制迁移的范围,因为词嵌入不会捕获文本中的序列信息。英伟达的研究者想要迁移的是具备处理文本序列能力的整个 NLP 模型。

然而,由于在大型数据集上训练大型语言模型非常耗时,因此上述情况下的迁移学习非常困难。最近发表的几篇论文试图发挥分布式深度学习及可用高性能计算(HPC)资源的内存和计算能力的优势,通过利用分布式数据并行并在训练期间增加有效批尺寸来解决训练耗时的问题 [1],[17]– [20]。这一研究往往聚焦于计算机视觉,很少涉及自然语言任务,更不用说基于 RNN 的语言模型了。由于基于 RNN 的语言模型具有序列性,这些模型在数值上很难训练,且并行性差。有证据表明,用于语言建模、语音识别神经机器翻译的 RNN 在大型数据集上训练时,准确率还有提升的空间 [21]。相应的,高效训练大型 RNN 模型的技术将在许多神经语言任务中带来准确率的提升。

研究人员专注于在亚马逊评论数据集上训练一个单层 4096 神经元乘法 LSTM(multiplicative LSTM,mLSTM)字符级语言模型,这个数据集是目前开源的最大自然语言处理数据集之一,他们将该模型迁移到 Binary Stanford Sentiment Treebank (SST) 和 IMDB 电影评论数据集的情感分类的下游任务中。然后用混合精度 FP16/FP32 算术运算来训练循环模型,它在单个 V100 上的训练速度比 FP32 快了 4.2 倍。

接着研究人员通过 128GPU 的分布式数据并行,使用 32k 的批大小训练了混合精度模型。这比起使用单个 GPU,训练的数据量增加了 109 倍。然而,由于批大小变大,需要额外的 epoch 来将模型训练至相同准确率,最终总训练时长为 4 小时。

此外,他们还训练了一个有 8192 个神经元的 mLSTM,它在亚马逊评论语言模型中的表现超越了当前最优模型,取得了每字符位数(BPC)为 1.038,SST 分类准确率为 93.8% 的性能。

研究人员分析了分布式数据并行是如何随着模型增大而扩展的。在使用分布式数据并行训练 RNN 时,他们观察到一些训练时批量过大会出现的常见问题。他们研究数据集大小、批大小和学习率方案之间的关系,以探索如何有效地利用大批量来训练更为常见的大型自然语言处理(NLP)数据集。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们表示这项工作为商业应用以及深度学习研究提供了大规模无监督 NLP 训练的基础。作者在 GitHub 项目中展示了实现无监督情感分析的实验,其中大规模语言模型可以作为情感分析的预训练模型。

  •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NVIDIA/sentiment-discovery

论文:Large Scale Language Modeling: Converging on 40GB of Text in Four Hours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808.01371v1.pdf

摘要:近期有许多研究关注如何在大型数据集上快速训练卷积神经网络,然后将这些模型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多种任务上。跟随 [Radford 2017] 研究的方向,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展示了循环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任务上相似的可扩展性和迁移能力。通过使用混合精度算术运算,我们在 128 块英伟达 Tesla V100 GPU 使用 32k 的批大小进行分布式训练,因此可以在 40GB 的亚马逊评论(Amazon Reviews)数据集上针对无监督文本重建任务训练一个字符级 4096 维乘法 LSTM(multiplicative LSTM, mLSTM),并在 4 个小时完成 3 个 epoch 的训练。这个运行时相比于之前在相同数据集、相同大小和配置上花费一个月训练一个 epoch 的工作很有优势。大批量 RNN 模型的收敛一般非常有挑战性。近期的研究提出将学习率作为批大小的函数进行缩放,但我们发现在这个问题中仅将学习率作为批大小的函数缩放会导致更差的收敛行为或立刻发散。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率方案,允许我们的模型能在 32k 的批大小下收敛。由于我们的模型可以在数小时内在亚马逊数据集上收敛,并且尽管我们的计算需求是 128 块 Tesla V100 GPU,这个硬件规模很大,但在商业上是可行的,这项工作打开了在大多数商业应用以及深度学习研究中实现大规模无监督 NLP 训练的大门。一个模型可以一夜之间就在大多数公开或私人文本数据集训练好。

3. 大批量训练

鉴于亚马逊语料库的规模,预训练大型当前最优神经语言模型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在单个 GPU 上运行这么大的工作负载不切实际,因为当前最优模型一般会比较大,且每个 GPU 能够承担的训练批量大小有限。为了保证有效的训练和迁移大型语言模型,我们使用多 GPU 并行化训练。我们专注于多 GPU 数据并行化,这意味着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将批次分割并分配给多个 GPU。我们没有使用模型并行化(这种方法把神经网络分割成多个处理器),因为该方法灵活性较差,且对软件限制较多,不过它仍然是进一步并行化的有趣选择。

我们使用同步数据并行化,其中大批量数据被均匀分布给所有参与其中的工作进程,工作进程处理前向和反向传播、相互通信产生的梯度,以及在获取新的数据批量之前更新模型。鉴于模型大小和通信延迟,数据并行化通过可用 GPU 的数量与批量大小的线性扩展来实现近似线性加速。

为保证任意语言模型的大批量预训练,明确分析使用基于 RNN 的语言模型进行大批量预训练的效果非常重要。循环神经网络的连续性使得训练过程很难优化,因为 RNN 计算过程中存在鞍点、局部极小值和数值不稳定性 [35]–[37]。这些复杂性使得使用 RNN 进行大批量训练的分析非常有必要。

为了保证 RNN 语言模型的大批量训练,我们探索了线性缩放规则和 Hoffer 等人 [40] 提出的平方根缩放规则  的影响。

4. 混合精度训练

FP16 不仅能减少通信成本,还对直接加速处理器上的训练起到关键作用,如支持较高吞吐量混合精度运算的 V100。V100 的单精度浮点运算性能可达 15.6 TFlops,而混合精度运算(FP16 存储和相乘,FP32 累加)的浮点运算性能达到 125 TFlops。

5. 实验

图 2:a 为混合精度(MP)和单精度(SP)的训练曲线,b 为单精度和混合精度的测试集评估对比,其中评估指标为亚马逊 BPC 和 Radford 等人实现的二元情感分类准确率基线集。

图 3: a) 亚马逊评论数据集一次 epoch 的训练时间与 GPU 数量具有线性关系。b) 有(无)无限带宽的分布式数据并行训练的平均每个迭代次数和相对加速度。

图 4:在特定维度和批大小的亚马逊评论数据集上,训练 mLSTM 模型完成一个 epoch 的训练过程。虚线表示经过一个 epoch 的训练后的评估 BPC,以及由 Gray 等人 [34] 得到的当前最佳评估结果(SoTA)。

图 5:在多种初始学习率下使用 1 epoch 内衰减到零的学习率方案的评估结果。某些初始学习率按照基于 128 批大小的 5e-4 衰减率的线性或平方根缩放规则进行缩放。Div 表示训练出现发散。

理论英伟达GPUTesla V100语言建模
1
相关数据
深度学习技术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分支,是一种试图使用包含复杂结构或由多重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高层抽象的算法。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基于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的算法,至今已有数种深度学习框架,如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置信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等已被应用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音频识别与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并获取了极好的效果。

神经机器翻译技术

2013 年,Nal Kalchbrenner 和 Phil Blunsom 提出了一种用于机器翻译的新型端到端编码器-解码器结构 [4]。该模型可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将给定的一段源文本编码成一个连续的向量,然后再使用循环神经网络(RNN)作为解码器将该状态向量转换成目标语言。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神经机器翻译(NMT)的诞生;神经机器翻译是一种使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获取自然语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方法。NMT 的非线性映射不同于线性的 SMT 模型,而且是使用了连接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状态向量来描述语义的等价关系。此外,RNN 应该还能得到无限长句子背后的信息,从而解决所谓的「长距离重新排序(long distance reordering)」问题。

词嵌入技术

词嵌入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语言模型与表征学习技术的统称。概念上而言,它是指把一个维数为所有词的数量的高维空间嵌入到一个维数低得多的连续向量空间中,每个单词或词组被映射为实数域上的向量。

收敛技术

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逻辑学中,收敛指的是不同的变换序列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个结论(变换终止),并且得出的结论是独立于达到它的路径(他们是融合的)。 通俗来说,收敛通常是指在训练期间达到的一种状态,即经过一定次数的迭代之后,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在每次迭代中的变化都非常小或根本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如果采用当前数据进行额外的训练将无法改进模型,模型即达到收敛状态。在深度学习中,损失值有时会在最终下降之前的多次迭代中保持不变或几乎保持不变,暂时形成收敛的假象。

学习率技术

在使用不同优化器(例如随机梯度下降,Adam)神经网络相关训练中,学习速率作为一个超参数控制了权重更新的幅度,以及训练的速度和精度。学习速率太大容易导致目标(代价)函数波动较大从而难以找到最优,而弱学习速率设置太小,则会导致收敛过慢耗时太长

计算机视觉技术

计算机视觉(CV)是指机器感知环境的能力。这一技术类别中的经典任务有图像形成、图像处理、图像提取和图像的三维推理。目标识别和面部识别也是很重要的研究领域。

神经网络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监督式机器学习模型,那时候研究者构想了「感知器(perceptron)」的想法。这一领域的研究者通常被称为「联结主义者(Connectionist)」,因为这种模型模拟了人脑的功能。神经网络模型通常是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应用梯度下降训练的。目前神经网络有两大主要类型,它们都是前馈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其中 RNN 又包含长短期记忆(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等等。深度学习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神经网络帮助其取得更好结果的技术。尽管神经网络主要用于监督学习,但也有一些为无监督学习设计的变体,比如自动编码器和生成对抗网络(GAN)。

卷积神经网络技术

卷积神经网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是一种前馈神经网络,它的人工神经元可以响应一部分覆盖范围内的周围单元,对于大型图像处理有出色表现。卷积神经网路由一个或多个卷积层和顶端的全连通层(对应经典的神经网路)组成,同时也包括关联权重和池化层(pooling layer)。这一结构使得卷积神经网路能够利用输入数据的二维结构。与其他深度学习结构相比,卷积神经网路在图像和语音识别方面能够给出更好的结果。这一模型也可以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相比较其他深度、前馈神经网路,卷积神经网路需要考量的参数更少,使之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深度学习结构。 卷积网络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具有已知的、网格状拓扑的数据的神经网络。例如时间序列数据,它可以被认为是以一定时间间隔采样的一维网格,又如图像数据,其可以被认为是二维像素网格。

准确率技术

分类模型的正确预测所占的比例。在多类别分类中,准确率的定义为:正确的预测数/样本总数。 在二元分类中,准确率的定义为:(真正例数+真负例数)/样本总数

迁移学习技术

迁移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就是把为任务 A 开发的模型作为初始点,重新使用在为任务 B 开发模型的过程中。迁移学习是通过从已学习的相关任务中转移知识来改进学习的新任务,虽然大多数机器学习算法都是为了解决单个任务而设计的,但是促进迁移学习的算法的开发是机器学习社区持续关注的话题。 迁移学习对人类来说很常见,例如,我们可能会发现学习识别苹果可能有助于识别梨,或者学习弹奏电子琴可能有助于学习钢琴。

神经元技术

(人工)神经元是一个类比于生物神经元的数学计算模型,是神经网络的基本组成单元。 对于生物神经网络,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相连,当它“兴奋”时会向相连的神经元发送化学物质,从而改变这些神经元的电位;神经元的“兴奋”由其电位决定,当它的电位超过一个“阈值”(threshold)便会被激活,亦即“兴奋”。 目前最常见的神经元模型是基于1943年 Warren McCulloch 和 Walter Pitts提出的“M-P 神经元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神经元通过带权重的连接接处理来自n个其他神经元的输入信号,其总输入值将与神经元的阈值进行比较,最后通过“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产生神经元的输出。

语音识别技术

自动语音识别是一种将口头语音转换为实时可读文本的技术。自动语音识别也称为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或计算机语音识别(Computer Speech Recognition)。自动语音识别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与声学、语音学、语言学、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紧密相连。由于语音信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的语音识别系统只能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获得满意的性能,或者说只能应用于某些特定的场合。自动语音识别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英语: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缩写作 NLP)是人工智能和语言学领域的分支学科。此领域探讨如何处理及运用自然语言;自然语言认知则是指让电脑“懂”人类的语言。自然语言生成系统把计算机数据转化为自然语言。自然语言理解系统把自然语言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更易于处理的形式。

神经语言模型技术

语言模型是估计单词序列的联合概率函数,比如给一个长度为m的单词序列,通过使用语言模型,可以获得这m个单词分布的概率P(W1,...,Wm)。对于许多的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可以估计不同短语的概率是极具应用价值的。语言模型可以应用于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标记,解析,手写识别,信息检索等领域。

语言模型技术

语言模型经常使用在许多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应用,如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词性标注,句法分析和资讯检索。由于字词与句子都是任意组合的长度,因此在训练过的语言模型中会出现未曾出现的字串(资料稀疏的问题),也使得在语料库中估算字串的机率变得很困难,这也是要使用近似的平滑n元语法(N-gram)模型之原因。

推荐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