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四月 微胖撰文

芯片创业真如一级市场那么乐观?3D感知将因新iPhone迎来爆发期?| AI Weekly

没有什么技术不可以被替代;而人才,才是所有科技公司的心病。

AI 芯片领域,人才资源整合日趋激烈,而大神并不担心摩尔定律会终结。

如果在芯片领域待得够久,自然也见证过这个领域的垂直整合和横向整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直都在变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原因。

六月,在接受机器之能专访时,姚颂就曾表示,接下来一两年,这个领域会发生不少重大的收购和整合,而这一预测也得到了一些投资人士的赞同。

只不过,一切来得很快。周二深夜,深鉴科技宣布公司将被可编程芯片巨头赛灵思 (Xilinx) 收购。

过去两年,深鉴科技被视为 AI 芯片领域冲出的一匹黑马,核心团队来自清华电子系,核心技术在于神经网络剪枝、深度压缩技术及系统级优化,尤其是基于 FPGA 平台开发的加速方案具有明显性能优势。

在去年的 FPGA 2017 大会上,深鉴科技关于 ESE 语音识别引擎的论文被评为唯一的最佳论文。

一些产业头部公司和知名投资机构也站到了它的背后。三轮融资中既包括金沙江创投、华创资本、高榕资本等知名机构,更有蚂蚁金服、三星、赛灵思、联发科等产业巨头。

据 36 氪消息,2017 年底深鉴科技开始寻求 B 轮融资,估值在 4 亿美元左右,此前已经收到包括经纬创投、汉富资本等在内的多家机构的投资意向。但在今年 6 月,深鉴科技向投资方透露了收购意向。

据业内人士向机器之能透露,本次收购价格在 2-3 亿美元之间。行业市场给出的收购价相比资本市场估值缩水不少,也低于公司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I 芯片创业公司在现阶段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前景,并不如一级市场乐观。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自研 AI 芯片出货量到达 KK 级别。而且除了安防,什么才是才是 AI 芯片非常明确的适用场景仍然比较模糊。无论是物联网、还是自动驾驶(L4 以上),距离我们仍然比较遥远。

而另一方面,无论是高端服务器芯片市场,还是车载芯片以及消费类硬件芯片市场,巨头们都在投入大量资源,跃跃欲试。

但人才始终是有限的,无论是出于对人才和技术的渴求,还是对初步开拓的业务场景的兴趣,这些明星创业公司都成为巨头青睐的收购对象。

回想行业精英们在创业之初立下的「改变行业、改变世界」口号,不免遗憾,但这也应验了一些专家之前的预测,对于第一波创业者来说,多数公司仍然不免成为巨头 SoC 上的一个 IP。

人才,始终是国内外巨头争夺的重要资源。本周,谷歌也遭到另一家竞争对手的挖角。

7 月,在谷歌工作 7 年之久的高级工程主管沙赫里亚尔·拉比(Shahriar Rabii)正式加入 Facebook。根据其在领英上的文件介绍显示,沙赫里亚尔·拉比在 Facebook 担任了芯片部门副总裁及负责人。

之前,他曾是谷歌芯片产品开发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大量针对消费者用户的芯片研发工作,尤其是在 Pixel 2 智能手机上使用的 Visual Core 芯片,这枚芯片能够为智能手机摄像头带来机器学习功能。

尽管目前还不清楚 Facebook 在为用户打造定制芯片方面会有多大的兴趣和决心,以及这枚芯片是否专为服务器业务打造,但至少现在已经看到 Facebook 在加快定制芯片工作方面的研发速度。

本周,从特斯拉跳到英特尔,目前任该公司高级副总裁的 Jim Keller 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过去三年中,AI 芯片领域里既有来自大公司的标准解决方案,也有一些公司自主设计的定制芯片。

情况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高端处理器的设计非常难」,「超级困难的问题需要真正的专家来解决」。

而高通显然没能成功 Handle 这块业务,随着高通放弃数据中心芯片项目,相关高层也相继出走。

据外媒透露,原 Centriq 团队技术副总裁 Anand Chandrasekher 以及数据中心技术部门 (QDT) 技术副总裁、高通 Falkor ARM 服务器架构设计的灵魂人物 Dileep Bhandarkar 皆被确认已离开高通。

其中,Bhandarkar 的离开除了让高通 ARM 架构处理器的相关产品线发展前景添了许多不确定性之外,也使高通与国内合资、专事在国内生产 ARM 架构处理器的公司华芯通感到十分忧虑。

Jim Keller 在接受采访是谈到,摩尔定律将在 5-10 年内终结的说法始终都在,但是,「我这辈子都不会相信这种鬼话的。我根本不担心摩尔定律。」

而他来到作为摩尔定律忠实信徒的英特尔,正是要参与下一波计算变革:

现在,EUV 极紫外光刻也要来了,还有立体晶体管。

「我并不担心摩尔定律,它会继续前行。虽然会有一些曲折,可能要花几年时间才能让一切顺利起来。」

苹果三款新 iPhone 曝光 3D 感知将全面普及

距离一年一度的「科技春晚」——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新品的剧透已经一览无余。

从左到右分别为 iPhone X (2nd generation), budget iPhone X, iPhone X Plus)

供应链方面称,2018 年 iPhone 会迎来三款新品:除了现存的 5.8 英寸 iPhone X 升级版外,还会有一个 6.5 英寸的大屏 OLED 机型,以及一款 6.1 英寸左右的 LCD 屏版本。

它们都将拥有和现在 iPhone X 类似的全面屏的设计,也意味着实体 Home 键会正式被 Face ID 所取代。

2017 年新机型中仅有 iPhone X 搭载 3D 人脸识别,iPhone8/8+均使用指纹识别方案。

因此,有人预计 2018 年三款新机型全面搭载与 iPhone X 相同模组的 3D 人脸识别方案,指纹识别方案被全面放弃。在 6.1 寸 LCD 机型上,Force Touch 功能也将被取消。

3D 感测模组成本将从 20 美元下降到 17 美元左右。

芯片层面,新 iPhone 系列将使用台积电正在量产的 A12 芯片,率先采用 7nm 的制程工艺,这一规格比目前 iPhone 8 和 iPhone X 采用的 10nm 规格更小,但性能更强,功耗也更低;而运存方面也有望从现在的 3GB 升级为 4GB 规格。 

此外,有消息称,考虑到苹果对 AR 场景的重视,结构光或是类似的 ToF 识别技术将运用到后置摄像头上,但可能要到明年之后的新款才能看到成品。

据兴业证券的本月研报显示,二季度国内市场弱复苏,出货量逐渐企稳。而下半年新机升级进一步拉动换机需求, 安卓阵容 18 年上半年所搭载三摄、3D 感知、 屏下指纹功能的相关机型已获得市场的良好反应,9 月始有望看到安卓与苹果需求同步回暖。

激光雷达上演「八仙过海」苹果继续扩充团队

随着自动驾驶量产竞赛越来越激烈,另一场高风险的竞争也在同步进行。

作为 L3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无法绕过的核心传感器,激光雷达在过去几年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尤其是不同的技术路线、产品量产时间点、降成本路径等等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要素。

根据高工智能产业研究院(GGAI)报告称,全球有超过 50 家激光雷达初创公司参与市场角逐。受益于技术提升及产能提升,2025 年全球车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美元。

按照整车装配 2-4 个激光雷达(前后探测距离)测算,对应整车成本为 800-1600 元。以 2025 年前装市场 20% 渗透率估算,届时国内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150 亿元。

来自澳大利亚的 Baraja 通过对电信关键技术的改造,开发出了一种更为便宜的激光雷达方案,称「将获得比以前更优秀的激光扫描系统、并且采用更为低调和灵活的外形设计」。

Baraja 摒弃了此前诸多激光雷达厂商采用的机械旋转+多个激光器的方案,而采用单个多色激光器(单一激光器可以输出多色激光)+棱镜状的光学器件的设计。据称可以实现 30 度的垂直视场角以及 92 度的水平视场角。为了实现 360 度的扫描,Baraja 会在车顶的四个角上各安装一台他们的激光雷达。

来自以色列的固态激光雷达公司 Innoviz 则签下了两位重量级合作伙伴——德国宝马和中国供应商经纬恒润。

据介绍,宝马将使用来自 Innoviz 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覆盖 Level 3-5 三个级别的自动驾驶。此前,Innoviz 还与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经纬恒润展开合作,将运用恒润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共同把 Innoviz 的激光雷达产品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推向中国汽车制造市场。

当激光雷达还在束缚于成本下降和技术路线的困境时,自动驾驶最传统和成熟的视觉技术也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本周,初创公司 Light 获得软银愿景基金 1.21 亿美元投资,而著名相机品牌莱卡也参与了 Light 的此轮融资。Light 目前拥有 120 位员工,其中包含 18 位博士,此前主要作为相机或智能手机摄像头的供应商。

软银首席执行官孙正义表示,他希望将 Light 公司的计算成像能力视作一种可以支撑自动驾驶汽车视觉系统的技术,甚至可以取代今天大部分自动驾驶汽车所用的激光雷达(LIDAR)技术。

Light 将自己的核心技术称作「软件定义摄像头」,这就意味着它需要多张照片在机器学习和其它技术的基础上组合成一张质量非常高的新照片,最著名的产品是一款包含 16 个摄像头的相机 L16。相比激光雷达,Light 的技术和产品更轻,更便宜,同时体积更适合目前的汽车空间。

特斯拉等纯视觉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视觉方案对于激光雷达的潜在替代性。

本周,苹果公司的秘密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继续传来扩大规模的消息。

在上周的苹果前华人员工泄密案中,通过苹果公司向法院提交诉讼资料可以初步窥探自动驾驶团队规模,在苹果 13.5 万名员工中,大约有 5000 人(3.7%)为苹果的自动驾驶项目工作,或对该项目很熟悉。而在这 5000 人中,有 2700 名为核心雇员。

此外,苹果自动驾驶项目设有软件和硬件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并已经有了实体电路板。

本周,苹果在加州的自动驾驶车队新增了 11 辆测试车,继 5 月份已有 55 辆之后,总计已达 66 辆。

有传言称,苹果打算向汽车制造商提供一个自动驾驶平台,不过尚未申请自动驾驶许可证。2017 年 4 月获得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的测试许可后,苹果曾用三辆雷克萨斯 RX 450h SUV 进行了自动驾驶测试。

产业芯片苹果软银自动驾驶
1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