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下午的小米发布会上,该有的亮点都有了:AI、FaceID、「露背装」……还有Diss对手

有平淡,有黑科技,还有不错的价格。

一句「定了,深圳见」,小米发布会直接开到了华为的门口。

去年,对标小米,同时也复制小米商业模式的华为荣耀推出荣耀 V10。并表示,自己不仅是第一个提出「人工智能手机」概念的品牌,而且「竞争者大概在 2019 年才会出现。」

但是,小米 8 来了。

除了准备好的几十万台小米 8 等着米粉开抢,小米还带来了两款其他型号手机:小屏旗舰 8 SE,以及身着「露背装」的探索版。

长达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上,AI、摄像头、屏幕下指纹、FaceID ...... 智能手机差异化竞争中的关键技术,悉数登场,而 PPT 上的竞品名字直接写明 iPhone X,华为 P20,vivo X21 等。

今天发布的所有产品

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浪潮不是大家都去做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而是怎么应用人工智能在你的领域上。」雷军曾说道。

今天,最先登台亮相的 MIUI10 关键词之一就是人工智能。

以小爱同学为例。

现在,这位虚拟助手可以直达用户意图。比如,只要对小爱同学说订一张飞往北京的机票,无需各种繁琐的应用操作,用户即可直达携程(合作方)的订票界面。

不过,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驾驶模式中,小爱可以帮助用户完成不少基本但非常实用的操作:

比如,听取微信信息,回复微信,打开地图找到开车路线,你甚至可以在边开车边聊天的过程中完成餐厅预订。小爱甚至可以告诉你,前面还有几位处在等待中。

最搞笑的是,你可以训练小爱同学完成各种「神技能」,比如领京豆。

通过升级操作系统,让旧手机用户也有新体验,是小米的一个传统,这一次,MIUI10 借由人工智能技术,让用户手里的单摄手机实现双摄效果。

经过几十万张相片的训练后,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识别前景和背景,进而做出背景虚化。(当然,前提是,现有手机算力足够支持...)

具有 AI 预加载功能的 MIUI10 则可以预测用户将要打开哪一个程序,直接启动。用得越多,猜得越准。

小米营收的 70%来自智能手机,AI 对智能手机体验的加持与提升,更是不可或缺。

特别是在拍照方面。

摄像头是手机的眼睛,捕获的任何图像,都需要进行处理,AI 为这些图像的处理赋予了更多可能。

有人甚至认为,拍照已经开始脱离物理束缚,从一个光学问题,逐渐演变成一个 AI 问题。

而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图像捕捉和实时处理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点,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进步,对于消费者来说,感受均非常直观,也显而易见。

然而,华为 P20 几乎将智能手机拍摄效果做到了极致。

今天,连雷军也承认,小米 8 也达不到这样的极致:P20「略微领先」。

但是,小米也不差。

小米 8 仍然采用了和 MIX S2 一样的相机模组。权威测评数据显示,MIX S2 相机模组实战和 iPhone X「并驾齐驱」,都是 101 的得分。

画质=硬件+算法+调校。2 个月的调校后,得分又多了 4 分,变成 105 分(华为的 P20 Pro 获得 114 分)。

没有升级硬件,并不妨碍公司利用 AI 更好地处理图像。

据说,小米手机的女性用户增加了 5%,一些小应用算是讨好女性用户的小心思。

比如,小米 8 有 7 种光效,智能识别人脸方向,调整打光角度,可以拍出大片效果。

还有...... 微整形。

通过找到不同角度,中轴线和特征点,建模雕塑,AI 让美颜更符合面部比例,也更自然。

想要昆凌一样的苹果肌吗?或者来个玻尿酸隆鼻?垫下巴?...... AI 都可以满足你。

另外,还有 AI 场景相机,AI 一键加工短视频等功能。

但没有什么新意,中规中矩。

比如,虽然小米 8 可以识别 206 多种场景,但是对手的 AI Master,AI Camera,甚至可以识别 19 个类别中的 500 个场景。

售价?最高配的价格 3299。

寻求品牌溢价的「探索版」:屏下指纹和 Face ID 

最大亮点,留给了价格 3699 元的探索版。

(讲真,真心不贵。)

虽然小米手机销量表现突飞猛进,但是,印度市场功不可没,小米出货量大部分都是红米,印度市场更是如此。

而品牌总体排名中,小米还是排在了华为之后。(三星,苹果和华为,小米,OPPO)。

为与同行竞争,小米需要更多系列的中端机和高端机,创造更多品牌溢价。

而产品技术创新是一个创造品牌溢价的办法。

「露背装」

第一个黑科技:屏幕指纹识别。

也是全面屏的一项关键技术。

原理是,当手指接触屏幕时,OLED 屏幕发出的光线穿透盖板将指纹纹理照亮,指纹反射光线穿透屏幕到达传感器,最终形成指纹图像,进行识别。

安卓手机阵营中,vivo 率先搞定这一技术,且达到量产标准。接着,华为 P20 也使用了这一技术,方案和 vivo X21 高端版一样,均来自汇顶方案(新思也有一定份额)。

现在,小米也跟上了。不过小米说,我慢一拍,是因为要解决一个技术难题。

扫描很耗电,为了省电,系统会等待一下再继续扫描,进而造成解锁时间不够理想。小米使用了压感识别技术,在识别到压感后再进行扫描,可以达到极速解锁的效果探索。版本的解锁速度也比 vivo X21 更快。

不过,从配合式认证向非配合式认证演进的趋势来看,不管是指纹,密码还是虹膜,都需要用户去配合进行,而人脸才是真正自然的交互方式。

另一方面,由于屏下光学指纹识别需要要配合 OLED 使用(也是这项技术的阿喀琉斯之踵),屏幕很贵,因此搭配这项技术的手机只能定位旗舰机。但是,旗舰级别的方案中,很多人更看好结构光技术。

因此,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更多是在结构光技术没成熟之前的一种差异化解决方案。

所以,这次发布会上,小米探索版也推出了 FaceID。

它也是全球首款搭载 3D 结构光人脸识别功能的安卓机。

结构光的原理是:结构光投射特定的光信息到物体表面后,由摄像头采集,根据物体造成的光信号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位置和深度等信息,进而复原整个三围空间。

由于精度高,分析时间可以压缩到毫秒级别以及在微光环境下也有良好的输出效果,三维结构光可以广泛用于各种需要人脸识别的场景。

有传闻称,小米的三维结构光人脸识别是由高通、奇景光电和信利光电三家公司联合开发的三维人脸识别模块。

不过目前,小米更多地还是处在硬件准备上,未来才会开发更多相应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 8 采用的仍然是红外人脸解锁。也就是说,在刘海里额外加了一颗红外补光灯。光线差的时候,可以用红外光来对脸部补光,实现全黑环境下的解锁。

其实,vivo X21 也是这个设计思路,没有 iPhoneX 那么复杂。效果上,虽然和苹果的 Face ID 没法比,但比直接用 2D 数据更靠谱。

不管怎么说,在供应链高度一致,产品很难拉开差距的国产手机中,解锁体验仍然是关键竞争力之一。

当然,探索版的溢价还有第三个因素:一身「露背装」设计。生产探索版,需要无尘生产线,改装生产线的成本和难度,都很大。

不过,手机上了黑科技的后果通常是,很难实现大量供货。

虽然华为和体内两家手机公司都推出了屏下指纹识别手机,产量都不大。

至于 3D 结构光技术,据传,小米将从信利光电采购显示元件。华为三维摄像头会于下半年量产,欧菲玉晶是第一供应商,舜宇大立光是第二供应商。

还有网友在微博上的爆料称,OPPO 或将于 7 月份推出全新系列旗舰产品,搭载奥比中光的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

高通骁龙 845:「也没什么」

小米 8 SE,小屏幕旗舰。骁龙 710 的首秀给了这款小屏旗舰。

而小米 8 的芯片仍然来自老朋友高通最新骁龙 845,高通第三代 AI 计算平台。

然而,一句「也没什么」,雷军并未对芯片多做介绍。

不过,有一点还是需要提及一下的:

高通在骁龙 845、710 坚持异构运算,通过 DSP,CPU 及 GPU 配合来实现 AI 计算。

这和华为(和苹果)均在手机中加入专门进行神经网络计算的处理单元的设计理念不同。

缺点在于,当其他任务占用这三部分时,AI 功能(如图像识别)需要「排队」。

不过,虽总性能可能还不足以与麒麟 970 相提并论,但是,骁龙 845 足以满足当前 AI 的应用场景需求。而 710 的性价比也是毋庸置疑的。

继续生长的 AIoT

雷军在台上说,小爱同学是公司最重要的战略。

2016 年,小米开始小爱同学的研发。2017 年 3 月,首次将小爱同学放在电视中。2017 年的 7 月,小爱同学进入智能音箱,然后在今年的 3 月小米 MIX 2S 的发布会上,小爱放到了手机里。

如今,小爱同学可以控制 118 个型号的产品,包括小米盒子,米家扫地机器人,米家 IH 电饭煲,小米空气净化器,智米落地扇及智能灯具。

今天,小米推出的全球最薄人工智能语音电视小米电视 4(75 吋),也内置了小爱同学。

在既有生态下,内置小爱同学的智能音箱已经可以控制更多的物联网智能设备,这也是小米音箱与其他竞品公司(比如阿里天猫精灵)的重要区别。也是物联网入口竞争过程中,对方短时间难以跨过的生态门槛。

今天发布会上,小米的物联网成员还在增加:VR 一体机,小米手环 3。

还有提前亮相的一些产品。

比如,全新米家投影机,升级九号平衡车的产品线,还有一款 199 元的声波电动牙刷。

而今天发布的 MIUI 10 也继续优化了这些智能产品方阵的互联功能,欢迎更多产品厂商的接入。

相较于阿里物联网,百度物联网等现有物联网体系,小米物联网平台拥有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用户基础小米的的 IoT 设备已经被用户所接受。

在 AIoT 的竞争上,小米仍然占据并保持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入门智能手机小米人工智能人脸识别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