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日报 | Leap Motion的手势追踪技术

超级玻璃来了、Leap Motion的手势追踪技术、日本三菱研发出空中成像技术、红外线传感技术商用……机器之心日报,精选一天前沿科技优质内容。
超级玻璃来了 - 薄如发丝 能让电脑卷放自如

德国肖特玻璃厂就带来一项这类电子产品的重要材料——一种比头发丝还还薄的玻璃,却能经得起数万次弯折。玻璃的弯折不是轻轻的来回撇动,而是可以承受接近180°的大幅度挤压折弯,再恢复正常。玻璃厚度为70微米(TechWeb注:1毫米=1000微米)。这些玻璃成卷地发货,每个单片玻璃有四分之一英里长。肖特玻璃厂称,自家的玻璃比康宁产品更薄,更耐腐蚀。但是即便如此,从可以卷起来的屏幕到真正能用的电子产品还有很长的研发之路。毕竟,一款电脑不是有屏幕就能开机运行的。

Leap Motion的手势追踪技术Orion,专为VR而生

Leap Motion一直想用手势控制虚拟世界,毕竟这会比用鼠标键盘和控制器更加自然。但要做到这一点,你要在现有的VR设备上绑一个该公司的运动传感器,而且说实话它还有点笨重。另外,由于Leap Motion最开始想做的是PC配件,所以传感器的运行的软件也跟PC版的一样。不过一切都会改变,最近该公司推出了全新的软硬件解决方案Orion,而且专为VR准备。 在Orion之前,唯一配适了Leap Motion传感器的是雷蛇的OSVR,而且还是个可选功能。由于Orion是专为VR准备的,所以应该会有更多硬件会支持它。而且它也更薄更小,能兼容更广泛的硬件。 Leap Motion的CEO Michael Buckwald认为,最可能用自己产品的会是移动VR设备,而且用手作为输入方式可以免去外部控制器的麻烦。Buckwald也表示,已经与一些厂商进行了深入交流将Orion加入硬件,有望今年就有成品出来。

日本三菱研发出「空中展示」技术 人可穿影像而过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三菱电机尖端技术综合研究所2月17日公布了一项新技术「空中展示」,可在任何地点呈现对角约56英寸的影像。目前,三菱电机正在进一步对其进行研发,希望能在2020年以后应用于数字标牌及娱乐领域。把能将光分离为反射光和穿透光的光学元件“分束器”和能将射入光同方向反射的“逆反射膜”相组合,便组成了空中成像结构。

红外线传感器商用:手机识别智能化

加利福尼亚的初创公司Menlo Park开始销售其第一款产品,基于红外线技术的「量子13」图像传感器,它将采用称为量子点的微粒采集红外线,具备更灵敏的性能。目前该产品能应用于手机的相机,开启自动识别模式。未来虚拟现实技术普及后,可应用于跟踪手指的活动或者识别手势,确保更便捷且更精确的控制。

「孤独感」位于大脑的哪个区域?

美国科学家第一次鉴定出代表孤独感的大脑区域。神经科学家通过研究老鼠,发现了大脑后方附近的这团细胞,它们位于「中缝背核」(DRN)区域。研究人员表示,正是这个神经回路促使社会动物在长期独处之后去寻找同类的陪伴。尽管许多研究都曾对大脑如何寻找并应对社会互动进行探究,但我们对孤单和孤立本身如何促进我们的社会性行为知之甚少。因此,该研究结果十分重要。

一家日本公司要建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农场

据《卫报》报道,一家叫Spread的日本公司正在计划建造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农场,以应对日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的危机。 Spread表示,他们将在2017年年中建成由工业机器人承担几乎所有工作的室内农场,农场位于在京都府龟冈市,每天出产上万棵生菜。 「生菜的种子仍由人播种,但之后的每一步,从移栽幼苗直到成熟、收获,将完全由机器人自动完成。」Spread的全球市场经理JJ Price介绍到。 机器人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Spread介绍使用机器人将使生菜的日产量从2.1万棵提高到5万棵。而且,他们还将努力在5年内将日产量提高到50万棵。生菜的种子仍由人播种,但之后的每一步,从移栽幼苗直到成熟、收获,将完全由机器人自动完成。Spread的全球市场经理JJ Price介绍到。 机器人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Spread介绍使用机器人将使生菜的日产量从2.1万棵提高到5万棵。而且,他们还将努力在5年内将日产量提高到50万棵。

Google X实验室的奇思妙想:比空气还轻的材料

北京时间12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比空气还轻的材料,据称可以「改变我们与天空互动的方式」。阿斯特罗·泰勒(Astro Teller)是谷歌的秘密研究实验室Google X的负责人。在最近的一次TED演讲中,当他谈到公司放弃了货运飞船计划时,提到了这个依然保密的项目。

Oculus合作纽约大学:如何将VR用于电影拍摄

北京时间2月18日早间消息,Oculus故事工作室创新总监萨什卡·昂塞尔德(Saschka Unseld)近期在纽约大学艺术学院开设讲座,指导学生如何拍摄虚拟现实电影。在Oculus,虚拟现实技术已被用于电影制作,而目前电影专业学生也着手学习这一未来的技术。 昂塞尔德想要教会纽约大学艺术学院和游戏设计系的60名学生一条简单的经验:当你在虚拟现实中拍电影时,你不是在制作电影,而是在创造新世界。 此次讲座于2月13日举行。这是纽约大学艺术学院首次这样的讲座,也是美国全国范围内第一批这类讲座。在讲堂里,昂塞尔德的语调平静而急促,试图引领学生深入谜题。他试图解释,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游戏引擎11毫秒的场景需要皮克斯11个小时才能完成渲染。

MindMaze融资1亿美元 研发VR软硬件治疗中风病

2月18日,瑞士初创公司MindMaze刚刚获得1亿美元融资。该公司计划利用这笔资金研发用于中风病人临床治疗的虚拟现实软硬件。 MindMaze获得此轮融资是虚拟现实技术从游戏和娱乐走向其他领域的又一个例子。各大虚拟现实公司即将在今年内上市首款产品,虚拟现实行业随之冒出了数百个新的初创公司。根据科技咨询公司Digi-Capital的预测,到2020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行业产值将达到100亿美元。 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的MindMaze已经在去年3月推出了由意念控制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游戏系统MindLeap。MindMaze还利用其虚拟现实技术向各种病人提供帮助,比如患「幻想疼痛」的退伍老兵。

T细胞疗法 癌症真的能被攻克吗?

癌细胞往往能绕过机体的免疫系统,逃避免疫监视功能从而侵犯人体。而新的治愈方法正是通过阻断这种行为来达到彻底治愈的最终目的。 通过基因修饰的方法,这种治疗方式将得以实现。首先从患有特定白血病患者身上提取白细胞或 T 细胞,通过改造其基因使之对靶细胞产生效应,然后回注于原患者发挥疗效。 这一疗法在某些癌症病例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一份病例研究中显示,94% 的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经过 T 细胞疗法后,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在另一份病例研究中,T 细胞疗法治愈血癌患者的有效率高达 80%,并且超过半数患者的癌症进入完全缓解期。 癌症科学家 Stanley Riddell 教授评价道,这次的研究成果绝对是「超乎想象」的。「诚然,通过药物治疗在这些癌症晚期患者实现一定的治愈率是非常困难的,但这次我们空前地做到了。」

谷歌发布TensorFlow Serving: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产品更方便

谷歌昨日发布了TensorFlow Serving,这是个旨在帮助开发者将机器学习模型加入产品中的开源项目。很明显,TensorFlow Serving必然是为谷歌自家的TensorFlow机器学习库优化,不过谷歌也表示它可扩展到支持其它模型和数据。 如TensorFlow这样的项目更易于构建机器学习算法,并为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输入做适应学习,而TensorFlow Serving则专注于让这些模型能够加入到产品环境中。开发者使用TensorFlow构建模型,然后使用TensorFlow Serving的API从客户端对输入做回应。谷歌同时还表示,TensorFlow Serving能够利用GPU资源加速处理过程。

科学家发现宇宙早期黑洞释放巨大的长喷流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们通过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空间天文台发现了被宇宙古老光线照亮的一处超大质量黑洞喷流。此次发现表明,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头几十亿年间,带有巨大喷流的黑洞可能比先前设想的更为常见。此次发现的光是在宇宙仅存在27亿年时发出的,相当于其目前存在时间的五分之一;当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强度比现在强得多。该喷流位于B3 0727+409系统,其长度超过30万光年。 目前天文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超大质量黑洞喷射的长喷流,但这些喷流如何发出X射线,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在B3 0727+409天体系统中,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似乎在X射线波段上显著增强,暗示宇宙早期黑洞的长喷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以及X射线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此次研究的负责人,来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下辖的日本空间科学研究所的奥罗拉•西米奥内斯库表示,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喷流来自于不足30亿年历史时的宇宙,该喷流在X射线中的亮度比在附近宇宙中的亮度高150倍。黑洞喷流中的电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经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们与微波光子相碰撞,推动光子进入X射线波段,从而被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发现;这意味着B3 0727+409的电子需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几十万光年。

俄罗斯研制的两款太空机器人将部署在空间站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由于宇航员在太空作业存在危险性,目前俄罗斯计划派遣机器人抵达国际空间站替代宇航员工作。 据悉,俄罗斯已在地面测试了两款军用机器人原型,他们最终将发射至太空轨道,执行太空行走等任务。同时,俄罗斯此举意在与中国和美国进行“太空竞赛”,此前中国和美国都相继研制智能太空机器人,中国研制的「钢铁侠机器人(Iron Man)」,美国宇航局研制的「机器宇航员(Robonaut)」。 近日,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Dmitry Rogozin)称,军用机器人不会受限于战场测试,但将优先应用于太空领域。我们认为具备合成视觉和人工智能特征的人形机器人并非不可能。目前俄罗斯正处于「系统性提升」,军用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科学领域。

机器之心编辑出品

入门日报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