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新年假期后第一个周末,用这10篇长文唤醒你的原力

热闹非凡的CES、飞速发展的认知技术、突破繁多的神经科学……在新年假期后的第一个周末,用智慧与科学唤醒你的原力,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关键词:认知技术

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将对社会带来重大影响,而认知技术作为AI领域的一个重要产品,其价值日益突显,它们是商业竞争优势的新兴源头,并走在一条通往无所不在的道路上,即将充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为此,机器之心本周精选如下2篇长文,让你对认知计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清晰的了解与认识。

IBM认知计算白皮书:通往智慧之路

认知计算是指一种能够规模化学习、有目的推理、并与人类自然交互的系统。它们不需要事先精确地编程,而是从它们与我们之间的交互和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中学习和推理。过去半个世纪中,多个科学领域的发展使这些事情变得可能,它们与那些运行着它们的信息系统有着重要的区别。

德勤重磅报告:认知技术时代,自动化如何重塑工作

长期以来,人工智能研究者都在开发旨在提升计算机性能的技术,这些技术能让计算机完成非常广泛的任务,为了将人工智能领域中衍生出来的技术与AI领域进行区分,我们将这些技术称为「认知技术」(cognitive technologies)。这些技术可以,并且即将消除人类的工作。但它们也有可能被用来重新定义人类的工作、为工人创造出新的机会、为商业公司和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

关键词:神经科学与脑科学

人类对于其大脑的痴迷由来已久,从最初的感性描述,到现在的理性认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大脑这座宝库的探索,机器之心精选如下4篇长文,让你了解人类对大脑研究的重大进展以及一直在这个领域孜孜不倦奋斗的科学家们的故事。

2015年脑科学八大最重要的进展

2015年,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大脑的知识,但依然前路漫漫。在这一年中,一条颜色诡异(白金还是蓝黑?)的裙子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们了解了衰老对大脑的影响……

大脑认知机制是贝叶斯式的吗?

近年来,贝叶斯理论在认知科学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与此同时,贝叶斯理论也引出了很多基础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大脑是否也使用贝叶斯规则?

自学成才的神经科学家:16年绘制大脑的心路历程

Henrich Montandon,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博士,这位自学成才的神经科学家在50岁时开始投身于绘制人类大脑图谱的工作。2015年11月,他在美国加州去世,这篇文章由他亲自撰写于2013年,记录了其绘制大脑的详细过程,让我们在读文章的同时,缅怀这位令人尊敬的科学家。

Paul Allen有个5亿美元新梦想——解码人类大脑

62岁的Paul Allen身家约177亿美元,这位微软的联合创始人正在利用他的财富支持两个独立的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慈善研究,他希望这些研究让他希冀中的未来早点到来。

关键词:科技与科学

如果说上周科技圈的热点,不得不提1月6日-9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本届CES上虚拟现实、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汽车可谓百家争鸣:Oculus 、HTC等竞相发布新品,大疆、英特尔、腾讯等纷纷推出自家无人机,各大汽车厂商竞逐无人驾驶领域;当然还有《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的可爱机器人BB-8、搭载IBM沃森系统的软银机器人Pepper等一大波各式各样的机器人。CES,可以说是科技圈的一次狂欢,但这股浪潮冷却之后,真正沉淀下来会是什么呢?看过了玲琅满目的科技产品,让我们退到繁华背后,认真思考一下科学问题:我们应该相信无法检验的弦理论吗?理解猫和宇宙的通用逻辑存在吗?最后,看看《新科学家》推荐的新年书单吧,用知识与智慧唤醒沉睡已久的原力。

【CES 2016最全】官方最佳创新奖&99种炫黑科技

本文汇总了CES官方认定的24项最佳发明,除此之外还精选了75 项炫黑科技产品,合计99项。

科学的灵魂之役:我们应该相信无法检验的弦理论吗?

弦理论、多重宇宙等许多现代物理学思想都可能是不可验证的。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应该相信这些理论?这是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在慕尼黑最近举办的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上所探讨的一个问题。

重整化系统:理解猫和宇宙的通用逻辑

物理学家、计算机和大脑从其他无关紧要的数据中提取重要特征的逻辑办法可能是共通的。

2016年看什么书?《新科学家》推荐了9本新书

从宇宙学最新观点到人类伦理,从亲子关系到性别不平等,这是《新科学家》杂志推荐的新书,即将在2016年丰富你的思想。

机器之心原创出品。

入门认知技术神经科学科学脑科学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