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语言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没有「担忧」,就不会担忧

有些语言中没有「担忧」这个词,有的则有15个词来形容「恐惧」。这会对他们的感受产生影响吗? 

img_2158

Image: Gabriele Lopez/Millennium Images, UK

过去几个月里,我和我先生一直想搬家,所以一直在努力找房子。到现在,我们已经前后爱上过四座房子,却因种种原因都未能如愿,最后只能悼念那心心念念却未能实现的美好未来,并告诉自己要振作起来。当有家庭成员逝世时,我会感到悲恸。当面对家人和我的宠物狗时,我会感到爱。那么,一栋房子真的也会引发同样的情绪吗? 每到这些时候,我就会搜肠刮肚,想要寻找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些微妙的感受。真的没有词语能用来形容梦想生活破灭时的感伤?有没有一个词能够形容你对一个建筑的喜爱、对它带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或者更重要的是,能不能给我一堆表达遗憾的词语,让我即使搬家不成,也能更方便地自怨自怜? 

我们对感受的描述是否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对感受的感知?这个话题一直有不少争议。一些演化心理学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人类所有的感受都能归结为几种统一的基本情绪;不管你生活在什么文化中,受到袭击时的直觉反应都是一样的。早在人类学会说话之前,我们的洞穴人祖先们就能感受到恐惧带来的生理反应——如果看见一只尖牙利齿的老虎猛冲过来,他们的心脏会猛烈地撞击着胸腔壁,手掌心会渗出涔涔汗水。促使他们逃跑或抗争的,正是恐惧,别无他物。这种理论认为,感受比用以交流的语言要早出现得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无论你住在纽约还是西非的廷巴图克镇,恶心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然而,看了一位历史学家对人类情绪含义变迁的研究之后,我对上面那种观点产生了怀疑。词汇并不只是标签,它们还是一个支架,想法、概念、精神信仰、医学理论、社会习俗和期望等组成的复杂网络正是依附于其上。在研究关于这个话题的的一本新书时,我常惊异于这种文化包袱的多样性。比如说,今天我们可能会为快乐而庆贺,但是在16世纪,一些写励志书籍的作者还常常鼓励人们去感受悲伤,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面对人生沉浮的更谦卑的态度。而如今,悲伤常伴随着的却是不耐烦甚至羞耻感。要是回到16世纪,你可能还会因为宣称自己很悲伤而感到暗爽呢。

没有「担忧」,就不会担忧

仔细研究下世界的各种语言,统一情绪的想法也似乎站不住脚。如果恶心是一种单一原始的感情,为什么德国人要区别两种恶心—— ekel (令人作呕或是肠胃翻腾的那种恶心)和abscheu(通常译为「反感」)?当然,与澳大利亚西部宾土比人用来表示15种恐惧的语言相比,德语还算不上什么。其他一些文化中对一些情感的描述在英语中并没有相似的表述,比如日语中的「甘え」(撒娇)和荷兰语中的gezelligheid(情谊深厚)。同理,其他语言可能也不具备英语母语人士习以为常的一些情绪,比如说,秘鲁的马奇根加部族就没有能够精确描述「担忧」的词语。他们没有承载这种情绪的词,是否意味着他们就没有或者无法感受「担忧」这种情绪呢? 如今,人们开始用科学来解释这样的问题。举个例子,脑成像研究显示情绪和语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和情绪相关的大脑部分被唤起时,那些和语义、语言相关的部分也会被唤起。 

部分研究证实了我们本能就感受到的事情,那就是给感受命名能让我们心境平和,内心和谐。但一些认知科学家研究得更透彻,他们认为,在我们感性生活的建构上,言语发挥的作用更为深远,不仅帮助我们管理情绪,而且还导致了这些情绪的形成。 

今年早些时候,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Kristen Lindquist和她的同事发现,我们理解「幸福」或「愤怒」等词语含义的能力似乎对于我们对他人情绪的感知有着重要影响。在一项实验中,他们要求一群志愿者大声喊30次「愤怒」,从而创造一种被称为「语义饱和」的现象:在词语的重复中,实验者会失去对词义的理解。和对照组相比,这些被试在识别代表愤怒的皱眉表情图片时,识别速度更慢,准确率也更低。 

该研究小组还对诊断出词义性痴呆的人群进行了测试,这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损坏记忆单词意义的能力。患者和对照组都被要求将代表六种情绪状态的照片分类。健康的被试将照片分成六组,而患有词义性痴呆的人经常只能分出三类:不愉快的感受(愤怒、悲伤、厌恶、恐惧)、愉快的感受(幸福)和中立的感受。 这些测试表明, 区分生气的脸和因厌恶而做出的苦相,并不是我们本想的那样简明直接。要是没有用于理解情感的语言,我们甚至可能无法记住表达不同感受的脸。在我看来,哪怕是识别其他人最显而易见的基本情感,语言和文化也会一直影响我们的所见所想。

Lindquist的研究小组也认为,我们在识别我们自己的感觉时也会经历同样的过程。学习一个指代某种情感的单词,就象用避雷针吸引所有混乱的感觉和模糊的暗示。一旦学会将单词与特定的感觉网络联系起来,我们的大脑就会更容易地找出与之一致的、并过滤掉与之不一致的体验。 

比如awumbuk这个词,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拜宁部落常用这个词来形容客人离开时主人感受到的一种惰性。拜宁人相信,awumbuk是由客人离开后留下的那种沉重氛围所致,因此他们会放一碗水过夜,来吸收这种沉重的氛围,隔天早上这种氛围就会消失。 

如果客人离开我家,我可能会对此感到难过。但是,如果我是拜宁人,我可能就会觉得awumbuk,接着所有其他预期就会相继奏效:我应该会感到头昏,然后放一碗水到屋外,随后这些感觉就会消失。这些信念会让我的心灵深处产生一些感觉,产生一种灵肉合一的体验,因而切实影响到我的情感。 

这种感受是双向的。还有一些其他仍未被命名、也因此一直未被注意到的感觉。就意识心智而言,他们是未被感觉到的。甚至以下这种说法也是有意义的: 当一种语言缺少形容某种感觉的语言时,这种感觉会褪至意识背景之中,不会得到充分发展,甚至消失。 

如果这是真的,这一发现会对心理治疗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去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的Jordi Quoidbach及其同事发现「情绪多样化」——即丰富而广泛的情感经历——和长期的情绪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因此,如果你想使你的情感生活更具多样性,就尝试让自己多多熟悉「greng jai」、 「iktsuarpok」、 「homefulness」 或「amae」吧,你会发现,你最终会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这些新的感觉。不过,还是要慎用「basorexia」,因为这是指想吻一个人的冲动。

全世界不同的情感语言

Image: Lena Mirisola/Getty

Image: Lena Mirisola/Getty

Awumbuk

访客离开后会带来一种空虚感。四壁回音,访客在时空间显得如此狭小,而现在却大的有些诡异。虽然也常常觉得舒了口气,但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切似乎都相当没有意义的感觉。 

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大山里的拜宁人对此习以为常,他们称之为「awumbuk」。他们认为访客的离开给空气中带来了一种沉重的氛围,「轻旅行」也是如此。这种沉闷的迷雾会徘徊三天左右,使人分心而迟钝,妨碍主人料理家事和作物的能力。为了消除这种感觉,这户人家会盛上一碗水过夜,来吸收腐朽的空气。第二天,他们会早早起床,然后仪式性地用这碗水来浇灌树木,然后生活就恢复正常了。

Greng jai

在泰国,greng jai是执意不肯接受别人帮助的一种感觉,因为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安和烦恼。Iktsuarpok到了访客应当到来的时间,一种烦躁感会油然而生。我们可能不断瞄向窗外,或者说到一半就停下,感觉自己好像听到汽车的声音了。在因纽特人中,这种坐立不安的期待让他们不停扫视冰冻的北极平原,试图寻找到来的雪橇,他们称之为「iktsuarpok」。这么说来,不停地查看手机、等待期望的短信回复或者状态更新下面的评论,是不是也算一种「iktsuarpok」?不断刷新屏幕、看看有没有收到所盼望的邮件,可能是当代生活中最令人心神不宁的一个方面。或许这不是技术的错,在一个日渐孤立的世界中,我们对人际接触的渴望才是罪魁祸首。

Amae「甘え」(撒娇)

大多数人在某些场合会有扑进爱人怀抱撒娇和求安慰的冲动。这种在绝对安全中暂时让感性占上风的感觉非常重要,ne使人振作。这种概念用英语很难表述,但是日本人称之为「甘え」(依恋、撒娇的意思),指的是一种能够依赖别人的爱和帮助、同时不需承担报答义务的gan'sh。这有助于关系的进展,是最深层次信任的象征。 

上世纪70年代,西方人类学家对「甘え」非常兴奋,他们认为这证明了一点:哪怕是最亲密的情绪,也由我们生活的社会所塑造。他们认为日本传统的集体主义文化使「甘え」得以发展起来。

人们会想知道,为何在英语国家长大的人在试图描述类似经历的时候往往语塞。或许这是因为,类似英语表达的缺失充分表明,(在ying'y)接受他人的援助可能是相当难堪的事情。

Homefulness(家即圆满) 1841年,诗人John Clare逃离疯人院以回到爱人身边。他穿着破鞋足足走了三天半,困了睡门廊,饿了吃路边的野草。他在一封信中记述了这次旅程,描述自己在疲惫不堪时终于回到通向家里的十字路口,当时瞬间就突然恢复了体力:「我觉得自己踏上了归途。」 

 作家Iain Sinclair重走了 Clare的旅程,他用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词「家即圆满」(homefulness)来描述 Clare当时的感受。家给他带来了充实圆满的感觉。 

 「家即圆满」(homefulness)的感觉会在漫长的旅途结束后涌上心头,即便一些不那么多舛的旅程也一样:当我们结束休假走出飞机,或者拎着满满的购物袋踏上归途时,这种感觉就会出现。我们心中弥漫着这种感觉,还伴随着释然、归属感和漫长旅途终结时的满足感。

作者Tiffany Watt Smith是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情绪历史中心的研究员。她的新书,《人类情感指南》(The Book of Human Emotions)由Profile Books 和韦尔科姆收藏馆联合出版。 机器之心翻译出品。

入门科学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