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Ray Kurzweil:对灵魂、宗教、意识的理解

下面这个视频将展现Kurzweil对于灵魂、宗教、意识的理解:

「思考是怎么回事呢?我在此提出我的观点:思想是存在的;它无法从『我』单独分离出去。我是;我存在——这是可以确定的。但是,存在多久?只要我还在思考,我就存在;一旦停止思考,我将不再存在。此时,我不会承认任何未必真实之事。因此,严格说来,我只是一个在思考的物;是心灵、理智、理解、理性——这些词的意思都是我以前不知道的。但是,我是真实之物、正真实地存在着;但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之物?我已经说过:正在思考之物。」

—— 笛卡尔

1637年,勒内·笛卡尔在他发表的《方法论》中提出了一项哲学的突破性进展——我思故我在,此后,这成为了当今众多哲学所依赖的基本原则。

笛卡尔

笛卡尔

400年之后,如果一台机器能够讲出「我思故我在」,那这种陈述还依然有效吗? 如果有效,那谁才是那个正在思考的「我」? Ray Kurzweil在最近一次演讲中提到了测量机器意识的复杂度, 「我们无法简单的去问一个实体,『你有意识吗?』因为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在电子游戏中去询问他们,而他们的回复将是『是的,我有意识,而且我对你很生气。』但我们不会相信,因为他们没有表现出任何微妙的提示来让我们真正把他们和『自主意识』联系起来。我预测在2029年,计算机将通过图灵测试,我们无法将机器与人区别开来,那时他们将表现出一些令人信服的(拥有意识的)提示。」 如果人工智能变得和人类智力一样,而且意识又无法量化,我们将如何决定哪些物体有意识,哪些物体没有意识?

电影《机器姬》剧照

虽然 「意识」这个词有很多通用定义,但当我们透过许多现有的哲学和宗教框架,会得出一些完全不同的答案。对于意识如何起源,东方和西方的有着各自不同的、矛盾的观点。 一些东方哲学的核心思想是,意识是我们的基本存在;它是将物理世界变成客观实在的东西。相反,西方观点认为,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意识。通过观察这两套相反的信仰系统,我们会不难发现, “谁具有意识”这个问题将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答案。  


Kurzweil表示:「从根本上来说,目前还没有那些缺乏对意识本质进行哲学层面假设的科学实验。」 我们都希望对意识有一个客观而科学的理解,但是这样的理解还难以真正表述。 Kurzweil进一步补充道:「很多科学家们说『那些不过是些幻象,我们不应该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但我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人类的道德基于意识。」 为什么所有这些值得探讨?因为随着技术进化与人类的生物进化越来越有交叉性,人与「非人」之间的界线也开始变得模糊,这是过往人类不曾遇到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人类身份的新纪元以及道德准则和理念,都将很快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如果一个有意识的「非人」实体旅行到世界上某个不相信有意识的地方会怎样?或者再开开脑洞,我们在对待那些智力接近人类的智能机器时会遵守怎样的准则? 如果道德基于意识,那么一台有了意识的机器可否成为「我」呢?  


本文选自singularityhub,由机器之心编译出品,参与成员:微胖、汪汪、赵赛坡

入门哲学人类意识宗教Ray Kurzweil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