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Byte

专注未来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Science AI

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技术、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融合发展

微信扫一扫获取更多资讯

KION KIM作者

什么是自注意力机制?

注意力机制模仿了生物观察行为的内部过程,即一种将内部经验和外部感觉对齐从而增加部分区域的观察精细度的机制。注意力机制可以快速提取稀疏数据的重要特征,因而被广泛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特别是机器翻译。而自注意力机制是注意力机制的改进,其减少了对外部信息的依赖,更擅长捕捉数据或特征的内部相关性。本文通过文本情感分析的案例,解释了自注意力机制如何应用于稀疏文本的单词对表征加权,并有效提高模型效率。

目前有许多句子表征的方法。本文作者之前的博文中已经讨论了 5 中不同的基于单词表征的句子表征方法。想要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你可以访问以下链接:https://kionkim.github.io/(尽管其中大多数资料是韩文)

句子表征

文本分类问题中,仅仅对句子中的词嵌入求平均的做法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文本分类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容易和简单的任务,它不需要从语义的角度理解句子的意义,只需要对单词进行计数就足够了。例如,对情感分析来说,算法需要对与积极或消极情绪有重要关系的单词进行计数,而不用关心其位置和具体意义为何。当然,这样的算法应该学习到单词本身的情感。

循环神经网络

为了更好地理解句子,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单词的顺序。为了做到这一点,循环神经网络可以从一系列具有以下的隐藏状态的输入单词(token)中抽取出相关信息。

当我们使用这些信息时,我们通常只使用最后一个时间步的隐藏状态。然而,想要从仅仅存储在一个小规模向量中的句子表达出所有的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卷积神经网络

借鉴于 n-gram 技术的思路,卷积神经网络(CNN)可以围绕我们感兴趣的单词归纳局部信息。为此,我们可以应用如下图所示的一维卷积。当然,下面仅仅给出了一个例子,我们也可以尝试其它不同的架构。

大小为 3 的一维卷积核扫描我们想要归纳信息的位置周围的单词。为此,我们必须使用大小为 1 的填充值(padding),从而使过滤后的长度保持与原始长度 T 相同。除此之外,输出通道的数量是 c_1。

接着,我们将另一个过滤器应用于特征图,最终将输入的规模转化为 c_2*T。这一系列的过程实在模仿人类阅读句子的方式,首先理解 3 个单词的含义,然后将它们综合考虑来理解更高层次的概念。作为一种衍生技术,我们可以利用在深度学习框架中实现的优化好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来达到更快的运算速度。

关系网络

单词对可能会为我们提供关于句子的更清楚的信息。实际情况中,某个单词往往可能会根据其不同的用法而拥有不同的含义。例如,「I like」中的单词「like」(喜欢)和它在「like this」(像... 一样)中的含义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将「I」和「like」一同考虑,而不是将「like」和「this」放在一起考虑,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领会到句子的感情。这绝对是一种积极的信号。Skip gram 是一种从单词对中检索信息的技术,它并不要求单词对中的单词紧紧相邻。正如单词「skip」所暗示的那样,它允许这些单词之间有间隔。

正如你在上图中所看到的,一对单词被输入到函数 f(⋅) 中,从而提取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某个特定的位置 t,有 T-1 对单词被归纳,而我们通过求和或平均或任意其它相关的技术对句子进行表征。当我们具体实现这个算法时,我们会对包括当前单词本身的 T 对单词进行这样的计算。

需要一种折衷方法

我们可以将这三种不同的方法写作同一个下面的通用形式:

当所有的 I_{t,⋅} 为 1 时,通用形式说明任何「skip bigram」对于模型的贡献是均匀的。

对于 RNN 来说,我们忽略单词 x_t 之后的所有信息,因此上述方程可以化简为:

对于双向 RNN 来说,我们可以考虑从 x_T 到 x_t 的后向关系。

另一方面,CNN 只围绕我们感兴趣的单词浏览信息,如果我们只关心单词 x_t 前后的 k 个单词,通用的公式可以被重新排列为:

尽管关系网络可能过于庞大,以至于我们不能考虑所有单词对关系。而 CNN 的规模又太小了,我们不能仅仅考虑它们之间的局部关系。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种折衷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注意力机制

注意力机制

上文提到的通用形式可以被重新改写为下面更加灵活的形式:

在这里,α(⋅,⋅) 控制了每个单词组合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在句子「I like you like this」中,两个单词「I」和「you」可能对于确定句子的情感没有帮助。然而,「I」和「like」的组合使我们对这句话的情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给予前一种组合的注意力很少,而给予后一种组合的注意力很多。通过引入权重向量 α(⋅,⋅),我们可以让算法调整单词组合的重要程度。

假设第 i 个句子中的 T 个单词被嵌入到了 H_{i1},…,H_{iT} 中,每个词嵌入都会被赋予一个权重 α_{it},它代表了将单词归纳到一个统一的表征中时的相对重要性。

我们在这里想要拥有的最终结果是每个输入句子的权重矩阵。如果我们把 10 个句子输入到网络中,我们会得到 10 个如下所示的注意力矩阵。

注意力机制的实现

注意力机制在论文「A structured Self-Attentive Sentence Embedding」中被首次提出,此文作者将自注意力机制应用于双向 LSTM 的隐层,模型结构如下图所示: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703.03130.pdf

然而,我们并不一定要用 LSTM 来做单词表征(并不一定是单词表征,我的意思是句子表征之前的阶段),我们将把自注意力机制应用到基于关系网络的单词表征中。

与原论文中的自注意力机制不同(如上图所示,数学上的细节可以在我的上一篇博文中找到),关系网络的注意力机制可以被定义为:

参见:https://kionkim.github.io/_posts/2018-07-12-sentiment_analysis_self_attention.md

为了解释上面的图标,不妨假设我们想要得到第 i 个单词的表征。对于包含第 i 个单词的单词组合,会生成两个输出:一个用于特征提取(绿色圆圈),另一个用于注意力加权(红色圆圈)。这两个输出可能共享同一个网络,但在本文中,我们为每个输出使用单独的网络。在得到最后的注意力权重之前,注意力(红色圆圈)的输出通过需要经过 sigmoid 和 softmax 层的运算。这些注意力权重会与提取出的特征相乘,以得到我们感兴趣的单词的表征。

用 Gluon 实现 自注意力机制

在具体实现部分,我们假设网络结构十分简单,有两个相连的全连接层用于关系提取,有一个全连接层用于注意力机制。紧跟着是两个相连的全连接层用于分类。在这里,关系提取和注意力提取会用到下面的代码片段:

class Sentence_Representation(nn.Block):
    def __init__(self, **kwargs):
        super(Sentence_Representation, self).__init__()
        for (k, v) in kwargs.items():
            setattr(self, k, v)

        with self.name_scope():
            self.embed = nn.Embedding(self.vocab_size, self.emb_dim)
            self.g_fc1 = nn.Dense(self.hidden_dim,activation='relu')
            self.g_fc2 = nn.Dense(self.hidden_dim,activation='relu')
            self.attn = nn.Dense(1, activation = 'tanh')

    def forward(self, x):
        embeds = self.embed(x) # batch * time step * embedding
        x_i = embeds.expand_dims(1)
        x_i = nd.repeat(x_i,repeats= self.sentence_length, axis=1) # batch * time step * time step * embedding
        x_j = embeds.expand_dims(2)
        x_j = nd.repeat(x_j,repeats= self.sentence_length, axis=2) # batch * time step * time step * embedding
        x_full = nd.concat(x_i,x_j,dim=3) # batch * time step * time step * (2 * embedding)
        # New input data
        _x = x_full.reshape((-1, 2 * self.emb_dim))

        # Network for attention
        _attn = self.attn(_x)
        _att = _attn.reshape((-1, self.sentence_length, self.sentence_length))
        _att = nd.sigmoid(_att)
        att = nd.softmax(_att, axis = 1)

        _x = self.g_fc1(_x) # (batch * time step * time step) * hidden_dim
        _x = self.g_fc2(_x) # (batch * time step * time step) * hidden_dim
        # add all (sentence_length*sentence_length) sized result to produce sentence representation

        x_g = _x.reshape((-1, self.sentence_length, self.sentence_length, self.hidden_dim))

        _inflated_att = _att.expand_dims(axis = -1)
        _inflated_att = nd.repeat(_inflated_att, repeats = self.hidden_dim, axis = 3)

        x_q = nd.multiply(_inflated_att, x_g)

        sentence_rep = nd.mean(x_q.reshape(shape = (-1, self.sentence_length **2, self.hidden_dim)), axis= 1)
        return sentence_rep, att

我们将为特征提取和注意力机制运用独立的网络。最终得到的注意力向量的规模为 T*1,提取出的特征向量的规模为 T*d,其中 d 为超参数。为了将二者相乘,我们只需要将注意力向量扩展到与提取出的特征向量的规模相匹配。我们在这里提供的只是一个小例子,其它的实现可能会更好。

完整的实现代码可以从以下链接获得:http://210.121.159.217:9090/kionkim/stat-analysis/blob/master/nlp_models/notebooks/text_classification_RN_SA_umich.ipynb。

结果

下面是 9 个随机选择的注意力矩阵:

当对文本进行分类时,我们可以知道算法将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单词上。正如预期的那样,在分类过程中,「love」、「awesome」、「stupid」、「suck」这样表达情感的单词受到了重点关注。


 参考链接:https://medium.com/@kion.kim/self-attention-a-clever-compromise-4d61c28b8235

入门卷积神经网络自注意力
14
相关数据
深度学习技术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分支,是一种试图使用包含复杂结构或由多重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高层抽象的算法。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基于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的算法,至今已有数种深度学习框架,如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置信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等已被应用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音频识别与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并获取了极好的效果。

权重技术

线性模型中特征的系数,或深度网络中的边。训练线性模型的目标是确定每个特征的理想权重。如果权重为 0,则相应的特征对模型来说没有任何贡献。

关系提取技术

关系抽取任务需要检测和分类一组工件中的语义关系提及,通常来自文本或XML文档。该任务与信息提取(IE)的任务非常相似,但是IE另外需要去除重复关系(消歧),并且通常指的是提取许多不同的关系。

词嵌入技术

词嵌入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语言模型与表征学习技术的统称。概念上而言,它是指把一个维数为所有词的数量的高维空间嵌入到一个维数低得多的连续向量空间中,每个单词或词组被映射为实数域上的向量。

文本分类技术

该技术可被用于理解、组织和分类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文本文档。文本挖掘所使用的模型有词袋(BOW)模型、语言模型(ngram)和主题模型。隐马尔可夫模型通常用于词性标注(POS)。其涵盖的主要任务有句法分析、情绪分析和垃圾信息检测。

超参数技术

在机器学习中,超参数是在学习过程开始之前设置其值的参数。 相反,其他参数的值是通过训练得出的。 不同的模型训练算法需要不同的超参数,一些简单的算法(如普通最小二乘回归)不需要。 给定这些超参数,训练算法从数据中学习参数。相同种类的机器学习模型可能需要不同的超参数来适应不同的数据模式,并且必须对其进行调整以便模型能够最优地解决机器学习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需要对超参数进行优化,以找到一个超参数元组(tuple),由这些超参数元组形成一个最优化模型,该模型可以将在给定的独立数据上预定义的损失函数最小化。

注意力机制技术

我们可以粗略地把神经注意机制类比成一个可以专注于输入内容的某一子集(或特征)的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最早是由 DeepMind 为图像分类提出的,这让「神经网络在执行预测任务时可以更多关注输入中的相关部分,更少关注不相关的部分」。当解码器生成一个用于构成目标句子的词时,源句子中仅有少部分是相关的;因此,可以应用一个基于内容的注意力机制来根据源句子动态地生成一个(加权的)语境向量(context vector), 然后网络会根据这个语境向量而不是某个固定长度的向量来预测词。

神经网络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监督式机器学习模型,那时候研究者构想了「感知器(perceptron)」的想法。这一领域的研究者通常被称为「联结主义者(Connectionist)」,因为这种模型模拟了人脑的功能。神经网络模型通常是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应用梯度下降训练的。目前神经网络有两大主要类型,它们都是前馈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其中 RNN 又包含长短期记忆(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等等。深度学习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神经网络帮助其取得更好结果的技术。尽管神经网络主要用于监督学习,但也有一些为无监督学习设计的变体,比如自动编码器和生成对抗网络(GAN)。

卷积神经网络技术

卷积神经网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是一种前馈神经网络,它的人工神经元可以响应一部分覆盖范围内的周围单元,对于大型图像处理有出色表现。卷积神经网路由一个或多个卷积层和顶端的全连通层(对应经典的神经网路)组成,同时也包括关联权重和池化层(pooling layer)。这一结构使得卷积神经网路能够利用输入数据的二维结构。与其他深度学习结构相比,卷积神经网路在图像和语音识别方面能够给出更好的结果。这一模型也可以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相比较其他深度、前馈神经网路,卷积神经网路需要考量的参数更少,使之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深度学习结构。 卷积网络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具有已知的、网格状拓扑的数据的神经网络。例如时间序列数据,它可以被认为是以一定时间间隔采样的一维网格,又如图像数据,其可以被认为是二维像素网格。

长短期记忆网络技术

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是具有长期记忆能力的一种时间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其网络结构含有一个或多个具有可遗忘和记忆功能的单元组成。它在1997年被提出用于解决传统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的随时间反向传播中权重消失的问题(vanishing gradient problem over backpropagation-through-time),重要组成部分包括Forget Gate, Input Gate, 和 Output Gate, 分别负责决定当前输入是否被采纳,是否被长期记忆以及决定在记忆中的输入是否在当前被输出。Gated Recurrent Unit 是 LSTM 众多版本中典型的一个。因为它具有记忆性的功能,LSTM经常被用在具有时间序列特性的数据和场景中。

推荐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